典型文献
中国生态脆弱区全球变化风险及应对技术途径和主要措施
文献摘要: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稳定性差、抗干扰和自我恢复能力弱,在全球变化背景下,自然资源供给能力下降、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灾害频发,生态系统面临巨大风险,亟需开展生态脆弱区全球变化风险应对研究.本文重点对中国典型生态脆弱区全球变化风险来源、全球变化对生态脆弱区的影响、全球变化风险应对等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全球变化应对策略,以期促进中国典型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深入理解,提高生态脆弱区应对全球变化的能力.生态脆弱区全球变化风险源于环境变化对自然、社会、经济复杂系统的影响.全球变化对生态脆弱区的影响是显著的,以气候变化为主要标志,人类活动为主要驱动力,引起极端气候事件、灾害频发、土地退化、植被生产力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冰川冻土消融和水资源格局改变等环境问题,并在未来全球变化持续影响下可能加剧,而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今后应加强自然、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加强资源环境要素监测和全球变化风险评估与预警等方面的研究.
文献关键词:
全球变化;环境响应;驱动因素;风险应对;生态脆弱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云;李玉强;王旭洋;姚彩萍;牛亚毅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自然资源部黄河上游战略性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46;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云;李玉强;王旭洋;姚彩萍;牛亚毅-.中国生态脆弱区全球变化风险及应对技术途径和主要措施)[J].中国沙漠,2022(03):148-158
A类:
B类:
中国生态脆弱区,全球变化,技术途径,主要措施,工业革命,生态系统稳定性,恢复能力,资源供给,供给能力,土地退化,大风险,风险应对,应对研究,国典,风险来源,风险源,复杂系统,主要标志,人类活动,极端气候事件,植被生产力,冰川,冻土消融,融和,水资源格局,生态建设工程,经济系统,系统耦合,资源环境,环境要素,环境响应,驱动因素
AB值:
0.2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