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土地利用和地形条件对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土地利用和地形条件对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的影响.[方法]采用土钻法于2020年7—9月对山西省宁武县黄土丘陵区不同下垫面条件0~20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进行测定,分析了土壤含水率时空变异性,并探讨了土地利用(人工林地、自然草地和耕地)、坡位(上坡位、下坡位和沟床)和坡向(阴坡和阳坡)对土壤含水率变化的影响.[结果]①时间上,土壤含水率变化受降水控制;在垂直空间上,上坡位和下坡位的样地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其土壤含水率呈先递减后稳定或先递减后递增的规律,土壤含水率垂直变化分层大致按照速变层-活跃层-次活跃层-相对稳定层的顺序自上而下分布,而位于沟床位置的样地,其垂直变化规律复杂多变;②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含水率变异性较大,在上坡位,不同土地利用土壤含水率相对大小为自然草地>耕地>人工林地,而在沟床位置,土壤含水率相对大小为人工林地>耕地>自然草地;③在地形条件中,坡位对土壤含水率影响显著,自上坡位到下坡位到沟床土壤含水率大致呈递增趋势;阴坡的土壤水分条件均优于阳坡.[结论]在研究区未来的生态恢复过程中,适宜在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的下坡位、沟床以及阴坡位置种植耗水量较大的人工林地,而在上坡位和阳坡适宜发展自然生态恢复模式.
文献关键词:
土壤水分;土地利用;坡位;坡向;黄土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马耘秀;夏露;范毅;高艳艳
作者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西 太谷 030801;山西汾河流域管理有限公司,太原 03001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耘秀;夏露;范毅;高艳艳-.不同土地利用和地形条件对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22(09):77-84
A类:
B类:
地形条件,黄土丘陵区,宁武县,同下,下垫面条件,土壤含水率,时空变异性,人工林地,草地,坡位,上坡,下坡,沟床,坡向,阴坡,阳坡,受降,降水控制,垂直空间,样地,土层深度,垂直变化,速变,跃层,床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率变异性,利用土,呈递,土壤水分条件,生态恢复,恢复过程,耗水量,自然生态,恢复模式,黄土区
AB值:
0.2204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