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农业技术进步偏向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文献摘要:
"藏粮于技"是粮食稳产高产的重要保障.基于2002—2020年26个主要粮食生产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三要素嵌套CES生产函数以及DEA-Malmquist模型测度农业技术进步偏向和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并运用空间滞后模型分析农业技术进步偏向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农业技术进步是非中性的,不同时间、地区以及不同粮食作物的农业技术进步偏向性均存在差异.研究期间我国整体技术进步偏向农业机械要素.不同于小麦整体的农机偏向型技术进步模式,稻谷、玉米的技术进步特征有明显的生化偏向性.2002—2020年间,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波动明显,且粮食主产区的综合生产效率明显优于非主产区.当前我国农机偏向型技术进步模式不利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明显的负向溢出效应,非主产区生化偏向型技术进步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符合粮食技术进步偏向特征的技术创新更能促进粮食增产增收.因此,可以利用技术创新替代稀缺资源,在发挥农业机械化优势的同时,根据粮食生产自有禀赋发展并应用新型生物化学型技术,促进技术进步与粮食提效的良性循环.
文献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偏向;全要素生产率;嵌套CES生产函数;DEA-Malmquist;空间滞后模型
作者姓名:
汪中华;尹妮
作者机构:
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引用格式:
[1]汪中华;尹妮-.农业技术进步偏向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2(06):1029-1041
A类:
农业技术进步偏向
B类: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藏粮于技,稳产高产,粮食生产,三要素,嵌套,CES,生产函数,DEA,Malmquist,空间滞后模型,粮食作物,技术进步偏向性,小麦,农机,偏向型技术进步,稻谷,粮食主产区,生产率提升,溢出效应,粮食增产,增产增收,利用技术,稀缺资源,农业机械化,产自,自有,生物化学,化学型,提效,良性循环
AB值:
0.1967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