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共同富裕视角下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来自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的证据
文献摘要:
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是助力提高农户收入和改善收入分配的关键,对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共同富裕的视角,利用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6省11县(市、区)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OLS模型、Probit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法,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减贫增收和收入分配的影响,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增收效应的作用机制,并进行了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各县中等水平之下,并且发展呈现明显地区差异.43.9%的农户处于相对贫困状态,农户收入存在有提升空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农户收入增长,减少农户相对贫困的可能性并降低村庄层面相对贫困发生率;数字普惠金融对低收入群体收入促进作用更明显,能够改善农户收入分配问题.数字普惠金融的三个子指标对贫困减缓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存在差异,并且数字普惠金融在黄河流域中游地区的增收效果更好.此外,县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在数字普惠金融增收效应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为此,建议持续推进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加快县域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强数字金融教育开展力度,让数字红利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弱势群体,促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文献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共同富裕;收入增长;相对贫困;收入分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薛凯芸;王越;胡振
作者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薛凯芸;王越;胡振-.共同富裕视角下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来自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的证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2(06):971-983
A类:
农户收入分配
B类:
中上游,上游地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调研数据,OLS,Probit,分位数回归,回归法,减贫增收,中介效应模型,增收效应,内生性,稳健性检验,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金融发展水平,各县,县中,中等水平,地区差异,相对贫困,提升空间,农户收入增长,村庄层面,贫困发生率,低收入群体,分配问题,贫困减缓,缓和,黄河流域中游,增收效果,县域产业,产业结构高级化,部分中介作用,数字金融,金融教育,数字红利,平地,惠及,弱势群体,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AB值:
0.234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