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在口腔鳞癌术中癌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近红外荧光(NIF)成像技术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术中实时监测切缘癌残留的可行性。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35例OSCC患者,术前(12±1) h经肘静脉静脉注射ICG(0.75 mg/kg),术中对术野和手术切除标本切缘进行NIF成像,并对OSCC组织和口腔正常黏膜进行荧光强度测定,对异常荧光信号处取材并进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NIF成像肿瘤边界分级与病理肿瘤边界分级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35例患者的肿瘤病灶均获得清晰的ICG NIF成像,阳性率为100%。OSCC组织的荧光强度为(412.73±146.56)au,高于口腔正常黏膜组织[(279.38±82.56)au,
P<0.01]。4例患者术野瘤床和手术切除标本对应的切缘处检测到异常荧光信号,其中2例经病理证实为癌细胞残留,另2例为炎性细胞浸润。OSCC术中应用ICG NIF成像技术的切缘阳性检出率为5.7%(2/35)。35例OSCC患者中,手术切除标本NIF成像显示的肿瘤边界1级20例,2级11例,3级4例,与病理肿瘤边界呈正相关(
r=0.809,
P<0.001)。
结论:ICG NIF成像技术可有效检测切缘是否存在癌细胞残留,对降低因术中癌残留导致的OSCC术后局部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文献关键词:
口腔肿瘤鳞状细胞癌;吲哚菁绿;近红外荧光成像;癌残留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章茜;夏成万;胡世奇;王怡;蒲玉梅;王育新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南京 21000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章茜;夏成万;胡世奇;王怡;蒲玉梅;王育新-.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在口腔鳞癌术中癌残留检测中的应用)[J].中华肿瘤杂志,2022(05):450-454
A类:
口腔肿瘤鳞状细胞癌
B类:
近红外荧光成像,荧光成像技术,口腔鳞癌,癌残留,残留检测,吲哚菁绿,ICG,NIF,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南京大学,学医,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静脉注射,手术切除,荧光强度,强度测定,荧光信号,信号处,取材,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肿瘤边界,界分,肿瘤病,au,癌细胞,炎性细胞浸润,术中应用,切缘阳性,阳性检出率,有效检测,术后局部复发,临床价值
AB值:
0.22183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