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渤海辽东湾典型人工鱼礁区域水沙动力特征与格局优化探讨
文献摘要:
人工鱼礁是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提高渔业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不同规模的人工鱼礁会产生不同的流场效应.本文以渤海辽东湾觉华岛人工鱼礁区拟投放的方形人工鱼礁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PIV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实施了20组室内水槽实验,模拟了不同流速条件下不同布设间距对单位礁流场的影响及紊动效应.结果 表明:随着流速增加,同一间距下上升流和背涡流的高度、长度、面积等特征值均呈增加的趋势;背涡流特征值整体上呈现出随间距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投放人工鱼礁后紊动强度较投放前要大,有利于泥沙及鱼饵等营养物质颗粒的起悬和生物资源的增产.在此基础上采用熵值法基于水动力学特性和经济成本对4种间距下的流场效应进行了评价,在考虑水动力指标情况下,流场效应综合得分从大到小表现为1.25L>1.00L>0.75L>1.50L;纳入成本指标后,综合得分表现为1.25L>1.00L>1.50L>0.75L,而且,在1.25L与1.00L之间差距很小,经精细化模拟在1.15L处达到相对极大值.因此,在实际投放方形鱼礁群时在原设计间距的基础上扩大15%为最优方案,可供人工鱼礁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文献关键词:
人工鱼礁;流场效应;紊动与泥沙起悬;布设间距;熵值法
作者姓名:
舒安平;秦际平;孙涛;杨薇;王梦瑶;朱家品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规划研究中心,云南昆明 650034;北京市水资源调度中心,北京 10003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舒安平;秦际平;孙涛;杨薇;王梦瑶;朱家品-.渤海辽东湾典型人工鱼礁区域水沙动力特征与格局优化探讨)[J].水利学报,2022(01):43-53,67
A类:
00L,紊动与泥沙起悬
B类:
渤海,辽东湾,水沙动力,动力特征,格局优化,优化探讨,海洋生态环境,渔业,不同规模,流场效应,觉华岛,投放,方形,PIV,粒子图像测速技术,水槽实验,布设间距,一间,上升流,涡流,紊动强度,鱼饵,营养物质,生物资源,熵值法,基于水,水动力学特性,经济成本,种间,综合得分,25L,75L,50L,成本指标,精细化模拟,15L,对极,极大值,最优方案,供人,人工鱼礁建设
AB值:
0.3174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