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人工智能会实现劳动解放吗?
文献摘要:
人工智能改变了人类的劳动样态和组织方式,再加上其所具有的全域性赋能的独特价值,使之成为劳动解放的技术准备.但是,这在现代社会中仅是有限度的劳动解放.因为现代社会的异化劳动根源是私有制.在现代社会中,自由时间在生产、分配、消费的环节中都被资本全面占有和剥夺了,这造成了人们自由时间的获得性悖论,所以不能单纯地从自由时间的获得来判断智能时代的劳动解放.而且,人工智能并没有成为独立的剩余价值来源,更不存在机器取代人就可以实现劳动解放的简单形式.当代中国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代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现代化结合的历史进程,最有可能运用人工智能促进有限度的劳动解放.
文献关键词:
人工智能;劳动解放;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伟兵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伟兵-.人工智能会实现劳动解放吗?)[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2(02):126-133
A类:
B类:
劳动解放,组织方式,全域性,独特价值,技术准备,异化劳动,私有制,自由时间,剥夺,获得性,悖论,得来,智能时代,剩余价值,价值来源,单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有
AB值:
0.28658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