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新型六触点电极与四触点电极骶神经调控系统治疗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效果比较
文献摘要:
目的:比较新型六触点刺激电极和传统四触点刺激电极骶神经调控系统对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接受骶神经调控治疗的29例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资料。其中16例采用六触点刺激电极进行骶神经调控治疗,为六触点电极组;13例采用四触点刺激电极治疗,为四触点电极组。两组年龄[(51.63±14.67)岁与(51.85±17.18)岁]、性别[男/女:4/12与5/8],以及治疗前24h排尿次数[(22.10±9.05)次与(21.79±8.05)次]、次均排尿量[(135.68±56.98)ml与(131.00±53.05)ml]、尿急评分[(2.78±0.97)分与(3.02±0.91)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两组患者一期电极植入的手术时间、术中敏感触点(引起运动反应时的最小电压≤2V的触点)个数、术中反应触点(术中测试能够引起运动反应的电极触点)占比、同一种电极上各个触点的反应电压以及二期转化(骶神经脉冲发生器植入)率。
结果:六触点电极组与四触点电极组的敏感触点个数[(3.31±0.95)个与(1.85±0.38)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六触点电极组与四触点电极组的反应触点占比[(96.87±6.71)%与(96.15±9.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六触点电极组与四触点电极组一期手术时间[(71.25± 18.21)min与(68.85±10.8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同一种电极各个触点反应电压比较,六触点电极的E4与E5触点反应电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7±0.41)V与(0.96±0.36)V,
P>0.05];六触点电极其余触点反应电压[E0、E1、E2、E3分别为(3.37±0.79)、(2.90±0.61)、(2.09±0.61)、(1.65±0.63)V],以及四触点电极中所有触点的反应电压[E0、E1、E2、E3分别为(3.47±0.87)、(2.89±0.58)、(1.66±0.53)、(0.92±0.39)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六触点电极组二期转化率为87.5%(14/16),高于四触点电极组的76.9%(10/1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六触点电极与四触点电极相比,有更多的敏感触点。六触点电极骶神经调控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有较高的二期转化率。
文献关键词:
膀胱,过度活动性;骶神经调控;六触点电极;电压;疗效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祎明;陈国庆;廖利民
作者机构: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北京博爱医院泌尿外科,北京 10006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祎明;陈国庆;廖利民-.新型六触点电极与四触点电极骶神经调控系统治疗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效果比较)[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22(09):681-685
A类:
六触点电极
B类:
骶神经调控,调控系统,系统治疗,难治性,效果比较,点刺,激电,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神经调控治疗,极组,24h,排尿,尿量,ml,尿急,电极植入,手术时间,感触,起运,2V,二期,经脉,脉冲发生器,一期手术,压比,E4,E5,电压差,E0,E1,E2,E3,过度活动性
AB值:
0.17349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