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新疆哈密拉甫却克墓地人的颅面部测量学特征
文献摘要: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东西方交汇处,公元前200年以后的人群迁徙、融合历程能够反映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不同族群的形成历史和多元文化的互动模式.拉甫却克墓地是东疆哈密地区首次发掘的历史时期墓葬群.本文基于该墓地10例成年人颅面部测量数据,采用多元统计及生物距离的方法来评估拉甫却克墓地的人群结构,并对哈密绿洲地带青铜时代晚期到历史时期的人群变迁进行初步探索.结果显示:1)拉甫却克人群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既有与欧亚大陆东部人群颅面部特征相近的个体,也有表现出东西方混合特征的个体;2)青铜时代晚期至早期铁器时代(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哈密人群在体质特征上存在连续性;而早期铁器时代到历史时期(公元前1000年以后),随着欧亚大陆东部人群遗传贡献的增加,哈密人群体质特征发生明显变化.结合考古证据和历史记录,新的人骨标本让我们对哈密历史时期的人群迁徙和融合有了初步认识,也使后续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更详细的多学科研究.
文献关键词:
新疆;墓地;智人;颅骨测量;统计分析;人群迁徙
作者姓名:
贺乐天;王永强;魏文斌
作者机构: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与博物馆学研究所,兰州730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贺乐天;王永强;魏文斌-.新疆哈密拉甫却克墓地人的颅面部测量学特征)[J].人类学学报,2022(06):1017-1027
A类:
B类:
新疆哈密,墓地,面部测量,测量学,欧亚大陆,东西方,交汇处,公元前,人群迁徙,丝绸之路,路沿,沿线地区,同族,族群,形成历史,多元文化,互动模式,哈密地区,墓葬群,测量数据,多元统计,人群结构,绿洲,青铜时代,迁进,初步探索,面部特征,混合特征,铁器时代,遗传贡献,征发,考古,历史记录,人骨,多学科研究,智人,颅骨测量
AB值:
0.3810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