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统万城遗址出土人骨颅面测量性状
文献摘要:
统万城遗址位于陕西省靖边县,是十六国时期大夏国都城所在,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北宋七个朝代共575年.其所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一直是人群往来、交融之地.本文参照《人体测量手册》所列方法对统万城遗址出土人骨进行颅面形态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统万城遗址出土颅骨是以亚洲蒙古人种为主体,在形态上既存在古人种类型的差异,又表现出多种古人种类型融合的特点,另外还有个体表现出少量欧罗巴人群的性状.统万城遗址居民颅面特征的多态性与融合性,和古代人群演化的历时性特点相吻合,与统万城历史上频繁的人群往来相关,欧罗巴人种因素可能来自粟特人的影响.男女两性居民的主体构成可能有不同来源,随着政治权力主体变化,农人与牧人所占比重也发生了变化.
文献关键词:
统万城遗址;人骨;颅面形态;古人种类型
作者姓名:
赵东月;吕正;邢福来;苗轶飞;陈靓
作者机构: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71004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东月;吕正;邢福来;苗轶飞;陈靓-.统万城遗址出土人骨颅面测量性状)[J].人类学学报,2022(05):816-825
A类:
统万城,统万城遗址,颅面形态,古人种类型
B类:
出土,土人,人骨,测量性,靖边县,十六国时期,大夏,夏国,都城,北魏,西魏,北周,五代,北宋,七个,朝代,中国北方,农牧,往来,人体测量,手册,所列,颅骨,蒙古人种,既存,类型融合,多态性,融合性,古代人,历时性,相吻合,欧罗巴人种,能来,粟特人,两性,主体构成,不同来源,政治权力,权力主体,农人,牧人
AB值:
0.3258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