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旧石器和古人类遗址释光测年技术的可靠性和测年上限
文献摘要:
释光测年技术己成为旧石器和古人类遗址,尤其是现代人类遗址,建立年代框架的重要工具之一.这一技术提供了现代人类出现在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的最早年代证据.本文简要介绍了释光测年的基本原理,对释光测年的可靠性和上限及所受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光释光测年的精密度(相对标准误差σ)一般为5%-10%,在理想条件下σ<5%,但是σ>10%的情况也不少见.与大量其他测年方法所获结果的一致性表明,光释光测年技术是可靠的.光释光测年的上限与样品的释光性质及环境剂量率有关,释光可靠年龄最大可达1百万年.对大多数遗址50万年的测年上限是可行的,这个年代范围涵盖了所有的现代人遗址.不同样品或颗粒间的释光性质差异很大,因而它们有不同的测年上限.同一样品中钾长石比石英有更高的测年上限,同一矿物中不同的释光信号对应的测年上限也不同.
文献关键词:
旧石器考古遗址;释光测年;释光年龄的可靠性;释光测年的上限
作者姓名:
张家富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家富-.旧石器和古人类遗址释光测年技术的可靠性和测年上限)[J].人类学学报,2022(04):712-730
A类:
释光测年的上限,旧石器考古遗址,释光年龄的可靠性
B类:
古人类,测年技术,现代人,早年,光释光测年,精密度,相对标准误差,剂量率,百万年,钾长石,石英,光信号
AB值:
0.14256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