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的空间生产机制及其效应——以广东省窑塘村为例
文献摘要:
从空间生产视角介入,结合行动者网络理论和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构建"空间生产过程—空间生产机制—空间生产效应"的研究框架,通过深度访谈收集一手数据,对广东省窑塘村建设用地整治进行深入剖析,阐释其空间生产过程、机制及效应.结果表明:(1)关键行动者镇政府和核心行动者党群理事会积极征召和动员,各行动者为满足自身利益诉求通过"闲置危旧集体拆,社区产业联合建"的强制通行点构建行动者网络,完成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空间生产过程.(2)窑塘村建设用地整治空间生产以土地增值为内动力,释放土地发展权的交易价值、经营价值和生产价值,以利益相关者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外动力,内外动力共同作用形成空间生产机制.(3)村集体合理配置土地发展权,积极推进村庄建设和产业发展,利用外力驱动乡村内生动力,引导城乡要素形成"二次流动",为乡村物质空间生产带来正面效应;但在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和新村建设中,小部分农民的居住权益被忽视,导致空间隔离现象产生,对乡村社会空间生产造成了负面效应.
文献关键词:
空间生产;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乡村发展;土地增值;土地发展权
作者姓名:
罗秀丽;杨忍
作者机构: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510275;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罗秀丽;杨忍-.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的空间生产机制及其效应——以广东省窑塘村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2(08):2085-2101
A类:
空间生产效应
B类: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生产机制,塘村,行动者网络理论,利益相关者分析,研究框架,深度访谈,一手,关键行动者,镇政府,党群,理事会,征召,利益诉求,闲置,区产,行点,建行,土地增值,内动力,土地发展权,生产价值,利益最大化,村集体,进村,村庄建设,外力,力驱动,村内,城乡要素,二次流,物质空间生产,新村,小部,居住权益,被忽视,空间隔离,乡村社会空间,负面效应,乡村发展
AB值:
0.318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