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刑事诉讼专门性证据的扩张与规制
文献摘要:
在刑事诉讼中,普通性问题与专门性问题之间存在严格界分,二者在认识结构、认知权力分配和相关证据适用标准上都有所不同.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确认了专门性问题报告和事故调查报告的证据地位,由此我国解决专门性问题的基本格局将逐渐演变为以鉴定意见为主、多元化证据形式并存.传统的鉴定意见规制模式存在表象化审查的问题;而新证据类型在基础要素质量控制机制方面较为薄弱,会导致裁判者对专门性证据的审查承担更多责任.这要求裁判者对专门性证据真正承担起看门人角色,由过去依赖鉴定意见的形式审查逐渐转向实质审查.目前针对新证据类型的规制框架,还存在参照模式定位不清、合法性不足、以鉴定意见为中心的审查框架与新证据类型之间潜藏诸多冲突等一系列问题,应针对专门性证据构建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实质审查框架,在专门人员资质、专门性知识和专门性推理过程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审查.
文献关键词:
证据审查;鉴定意见;专门性证据;专门性问题
作者姓名:
吴洪淇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法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洪淇-.刑事诉讼专门性证据的扩张与规制)[J].法学研究,2022(04):168-184
A类:
专门性证据
B类:
专门性问题,界分,认识结构,权力分配,证据适用,适用标准,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诉讼法,事故调查报告,基本格局,鉴定意见,证据形式,规制模式,表象,新证,证据类型,控制机制,裁判者,担起,看门人,形式审查,转向实质,实质审查,模式定位,潜藏,人员资质,性知识,推理过程,证据审查
AB值:
0.2820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