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桥》与废名"厌世派文章"的诞生
文献摘要:
废名的文章观念是在中外文学互为观照、互相发明的关系中逐渐形成的.废名在写作《桥》时,先后借鉴了蔼夫达利阿谛思、莎士比亚、梭罗古勃等人的创作,从中认识到"厌世"的美学特质.他又以"厌世"的眼光,重新理解以庾信、李商隐、温庭筠为代表的中国文学,并将之吸纳到《桥》的创作当中.这一从"外国文章"到"中国文章"的逻辑线索,促成了《桥》的最终诞生.废名亦由此确立了"厌世派文章"的美学追求."厌世派文章"蕴含丰赡的文学资源与圆熟的美学形式,在文体上呈诗化、"梦"化特征,常以"死"为话题,核心在"美",看似消极颓废,实则庄严深邃,对于废名的文学实践具有总体性意义.
文献关键词:
废名;《桥》;厌世派文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黄秋华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10087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秋华-.《桥》与废名"厌世派文章"的诞生)[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2(06):175-194
A类:
厌世派文章
B类:
废名,文章观念,中外文,观照,达利,莎士比亚,梭罗,美学特质,眼光,庾信,李商隐,温庭筠,中国文学,逻辑线,美学追求,丰赡,圆熟,文体,诗化,常以,看似,颓废,实则,庄严,深邃,总体性
AB值:
0.3871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