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微生物胶结砂岩型铀矿砂的抗渗性能试验研究
文献摘要:
地浸采铀产生的污染物通过渗透迁移作用威胁地下水资源,已成为制约地浸采铀技术发展的瓶颈,而微生物胶结技术能有效地降低砂岩铀矿的渗透性,是目前抑制污染物向采区周围地下水迁移的有效方法.因此,选用巴氏芽孢杆菌,分析其耐酸性;利用自行研制的砂岩型铀矿砂渗透系数试验装置,测得不同胶结液浓度、不同菌液与胶结液体积比以及不同注浆轮次条件下砂岩型铀矿砂的渗透系数,确定其最优的参数配比;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ion microscopy,简称SEM)和X射线衍射光谱(X-ray diffraction,简称XRD)等设备,表征微生物胶结前后铀矿砂的矿物成分及其微观结构,研究其微生物胶结抗渗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巴氏芽孢杆菌在pH = 4时仍具有较好的繁殖能力和脲酶活性,能适应铀矿砂的酸性环境;在一定范围内增大胶结液浓度、菌液与胶结液的体积比可以促进碳酸钙的生成,最佳的胶结液浓度为1 mol/L、菌液与胶结液体积比为1:3、注浆轮次为7时,注浆后铀矿砂的减渗率达到95.33%;胶结后铀矿砂的渗透系数随注浆轮次的增加而降低,经过11轮注浆后铀矿砂的减渗率高达99.75%,渗透系数下降到2.8×10-5 cm/s;沉积的碳酸钙晶型主要为方解石,方解石堵塞铀矿砂粒间孔隙,并将矿砂颗粒胶结成整体,是铀矿砂渗透系数降低的主要原因.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胶结铀矿砂的抗渗机制为控制和减少地下水污染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文献关键词:
砂岩铀矿;地浸采铀;微生物胶结;渗透系数;抗渗性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贺桂成;谢元辉;李咏梅;李春光;唐孟媛;张志军;伍玲玲
作者机构:
南华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贺桂成;谢元辉;李咏梅;李春光;唐孟媛;张志军;伍玲玲-.微生物胶结砂岩型铀矿砂的抗渗性能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22(09):2504-2514,2524
A类:
抗渗机制,沉淀胶结
B类:
微生物胶结,砂岩型铀矿,矿砂,抗渗性能试验,地浸采铀,渗透迁移,迁移作用,胁地,地下水资源,结技术,砂岩铀矿,渗透性,采区,围地,水迁移,巴氏芽孢杆菌,耐酸性,渗透系数,试验装置,胶结液浓度,菌液,体积比,注浆,轮次,scanning,election,microscopy,ray,diffraction,矿物成分,繁殖能力,脲酶活性,酸性环境,晶型,方解石,砂粒,砂颗粒,结成,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地下水污染
AB值:
0.2353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