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真三轴单面临空下煤岩组合体冲击破坏特征试验研究
文献摘要:
煤岩复合承载结构所处的应力边界条件不同,冲击地压在巷道中的显现特征和前兆规律亦不相同.采用高频振动采集及孔内成像三轴动静载试验系统,开展了高静载和动静载耦合作用下煤岩组合体真三轴单面临空试验,分析了煤岩组合体界面处力学特征和强度条件,探究了不同应力边界下煤岩组合体的破坏形态、动力显现特征和声发射信号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受煤岩变形相互制约的影响,交界面处砂岩强度被"弱化".当界面处煤体裂隙尖端的应力大于"弱化"后砂岩强度时,裂隙将穿过煤岩界面发育至砂岩中,砂岩呈现出屈曲层裂、劈裂成板的破坏形态.(2)高静载作用下,煤岩组合体变形破坏特征和声发射信号具有明显的前兆规律,组合体发生承载失效前煤体局部颗粒弹射动能增大、弹射颗粒块度降低,声发射信号由"高频低能"向"高频高能"转变,组合体的破坏形态以剪切-张拉复合破坏为主.(3)受冲击动载影响,项底板砂岩夹持作用减弱,煤体裂纹尖端应力得不到有效积聚,裂纹扩展到煤岩交界面时被阻隔,组合体以煤样的张拉破坏为主,声发射信号呈现出"高频高能"的特点,但大多集中在冲击破坏之后,导致组合体动力破坏难以预测.(4)与纯静载作用相比,虽然动静载耦合作用下静载水平较低,但煤岩组合体的抛射质量和抛射碎块的分形维数较大、平均破碎块度较小,说明动载对煤岩组合体的破坏起到了正向激励的作用,静载为煤岩体动力破坏提供了应力和能量条件.
文献关键词:
采矿工程;冲击地压;动静耦合加载;煤岩组合体;动力显现特征;前兆信息规律
作者姓名:
杨科;刘文杰;马衍坤;许日杰;池小楼
作者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淮南232001;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31;安徽理工大学煤炭安全精准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安徽淮南232001;安徽理工大学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淮南232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科;刘文杰;马衍坤;许日杰;池小楼-.真三轴单面临空下煤岩组合体冲击破坏特征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22(01):15-27
A类:
动力显现特征,动静耦合加载,前兆信息规律
B类:
真三轴,单面,空下,煤岩组合体,冲击破坏,承载结构,冲击地压,巷道,高频振动,孔内成像,动静载试验,试验系统,高静载,耦合作用,力学特征,破坏形态,和声,声发射信号,演变规律,煤岩变形,形相,相互制约,交界面,砂岩,煤体裂隙,穿过,煤岩界面,屈曲,层裂,劈裂,裂成,变形破坏特征,弹射,张拉,动载,底板,夹持,裂纹尖端,得不到,积聚,裂纹扩展,阻隔,煤样,多集,动力破坏,难以预测,抛射,分形维数,破碎块度,正向激励,煤岩体,采矿工程
AB值:
0.2633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