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深部煤岩层复合结构底板破坏机制及应用研究
文献摘要:
为研究平煤矿区深部岩石开采工作面底板岩体破坏机制,在传统的单一岩层底板塑性滑移线场理论基础上,构建三层复合结构底板塑性滑移线场力学模型,推导得出5种工况下底板最大破坏深度理论解;模拟分析不同推进度下底板岩体应力场分布规律及塑性变形特征;最后运用振弦式应变计实时监测十二矿己15-31040岩石开采工作面底板岩体微应变量,得到采面采前-采中-采后底板变形发育形态及破坏域.结果表明:(1)该工作面底板主动破坏区深度位于中层与下层结构岩层之间,属第三种工况,最大破坏深度理论解为17.08 m;(2)模拟实验发现了底板岩体破坏与损伤主要集中在开切眼及两巷下方,以塑性滑移破坏形式为主,破坏深度为17.1~17.9 m,且寒灰承压水导升高度小于石炭系底部铝土泥岩厚度,有效隔水层可抵御寒灰水导升;(3)实测数据显示底板破坏初始位置超前采面7.9 m,以压剪破坏形式为主,临近采面底板岩体进入采空区后转化为拉剪破坏,破坏深度可达16.5~18m,温度监测显示采动破坏带的下部岩体仍具有良好的抗渗性.理论计算与模拟实验及实测结果相一致,可为相似地质条件下煤岩层开采工作面底板水害防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文献关键词:
采矿工程;塑性滑移线场;复合结构底板;塑性变形;微应变
作者姓名:
李昂;纪丙楠;牟谦;王满;于振子;邓五先;李宏跃;韩泰然;郭壮
作者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炼焦煤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平顶山 467099;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 400039;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煤炭开采利用研究院,河南平顶山 467000;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二矿,河南平顶山 467000
引用格式:
[1]李昂;纪丙楠;牟谦;王满;于振子;邓五先;李宏跃;韩泰然;郭壮-.深部煤岩层复合结构底板破坏机制及应用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03):559-572
A类:
复合结构底板,塑性滑移线场,承压水导升
B类:
深部煤岩,煤岩层,底板破坏,破坏机制,煤矿区,深部岩石,板岩,岩体破坏,场理论,下底,破坏深度,理论解,岩体应力,应力场,场分布,塑性变形,变形特征,应变计,微应变,应变量,采后,破坏区,中层,第三种,模拟实验,开切眼,滑移破坏,破坏形式,石炭系,铝土泥岩,泥岩厚度,隔水层,御寒,灰水,初始位置,压剪破坏,采空区,拉剪破坏,18m,温度监测,采动破坏,抗渗性,实测结果,相一致,似地,地质条件,底板水害,水害防治,采矿工程
AB值:
0.33085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