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钢铁生产行业二(噁)英污染特征变化及其排放因子
文献摘要:
对我国某省多家钢铁生产企业烧结工序和电炉工序排放烟气中二(噁)英(PCDD/Fs)污染水平、排放特征及其排放因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烧结工序PCDD/Fs毒性当量浓度(以I-TEQ计,下同)为0.003~0.557 ng·m-3,均值为0.165 ng·m-3;电炉工序PCDD/Fs毒性当量浓度为0.006~0.057 ng·m-3,均值为0.025 ng·m-3.PCDD/Fs毒性当量浓度水平总体较低,较2005~2019年研究报道结果下降1~2个数量级.2005~2020年,钢铁生产行业排放PCDD/Fs毒性当量浓度水平先升高后降低,尤其是新的标准限值实施以及对烟尘等常规污染物进行超低排放控制后,呈现大幅下降.指纹谱图特征显示,所有烟气样品17种PCDD/Fs中最大浓度贡献单体为2,3,7,8-TCDF,与已有研究中以高氯代PCDFs和PCDDs为主不同,且低氯代PCDFs占比有所增加,表明PCDD/Fs生成主要来源有所变化.烧结工序和电炉工序PCDD/Fs同类物指纹分布特征相似,呈现典型的高温热过程特征,两个工序生产过程中PCDD/Fs的生成机制可能均为"从头合成".钢铁生产企业烧结工序PCDD/Fs废气排放因子(以I-TEQ计,下同)为0.003~0.5 μg·t-1,排放因子平均值为(0.18±0.22)μg·t-1;电炉工序PCDD/Fs废气排放因子为0.04~0.5μg·t-1,排放因子平均值为(0.27±0.23)μg·t-1;低于UNEP于2013发布的"二(噁)英和呋喃排放识别和量化标准工具包"以及2004年我国二(噁)英排放清单中的排放因子,建议对我国钢铁生产行业PCDD/Fs排放状况开展调查,更新排放因子.
文献关键词:
钢铁生产行业;二(噁)英;污染水平;排放特征;排放因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艳艳;谢丹平;付建平;陈晓燕;尹文华;韩静磊;张素坤;张璐;肖滔
作者机构: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州 51065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艳艳;谢丹平;付建平;陈晓燕;尹文华;韩静磊;张素坤;张璐;肖滔-.钢铁生产行业二(噁)英污染特征变化及其排放因子)[J].环境科学,2022(08):3990-3997
A类:
钢铁生产行业,TCDF,PCDFs,PCDDs
B类:
污染特征,特征变化,排放因子,某省,生产企业,烧结工序,电炉,放烟,烟气,中二,污染水平,排放特征,毒性当量,当量浓度,TEQ,下同,浓度水平,数量级,行业排放,烟尘,常规污染物,超低排放,排放控制,指纹,谱图,气样,高氯,氯代,低氯,所变,温热,生成机制,从头合成,废气排放,UNEP,呋喃,量化标准,工具包,国二,排放清单,排放状况,开展调查
AB值:
0.24223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