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两种芽孢杆菌共处理对感染黄龙病的柑桔苗的作用
文献摘要:
以南丰蜜桔和沙糖桔黄龙病感病苗为试材,利用贝莱斯芽孢杆菌TD2-1(Bacillus velezensisi TD2-1)和解淀粉芽孢杆菌 TD2-2(Bacillus amylolique faciens TD2-2)固体发酵培养物等量混合后配制的悬浊液对苗木进行多次灌根处理,采用qPCR(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和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方法对处理前和处理后的叶脉和枝皮进行了黄龙病病原的分子检测,并对相关生理指标和根部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观察.结果表明,经两种菌剂15次灌根处理,南丰蜜桔苗木的黄龙病阳性率从100%降低至53.3%;与清水对照组相比,菌剂处理组的叶片胼胝质含量降低了 18.37%,超氧化物歧化酶、硫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均有所提高,而褐变根系明显减少.感病沙糖桔苗木经过23次菌剂处理后,新根发达,褐变现象减轻.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TD2-2有表面活性素产生.
文献关键词:
芽孢杆菌;柑桔黄龙病;褐变;防御酶;表面活性素
作者姓名:
徐媛媛;胡党振;南京;詹平;姜玲
作者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果树脱毒种质资源室内保存中心/华中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媛媛;胡党振;南京;詹平;姜玲-.两种芽孢杆菌共处理对感染黄龙病的柑桔苗的作用)[J].中国南方果树,2022(01):9-18
A类:
TD2,velezensisi,柑桔黄龙病
B类:
共处理,南丰蜜桔,沙糖桔,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解淀粉芽孢杆菌,amylolique,faciens,固体发酵,发酵培养,等量,悬浊液,苗木,灌根,qPCR,quantitative,polymerase,chain,reaction,叶脉,分子检测,生理指标,根部,菌剂处理,胼胝质,含量降低,硫氧还蛋白,蛋白氧化,氧化还原酶,过氧化氢酶,褐变,根系,变现,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色谱分析,表面活性素,防御酶
AB值:
0.2927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