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水面光伏局地生态效应观测事实分析
文献摘要:
近年来以水上光伏为核心的"渔光一体"试验项目快速推广,但其建设及运行对局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尚不明确.为研究水面光伏电站局地生态效应,以扬中通威渔光一体电站为例,于2020年8月20日展开水质和微生物调查.采用类别分析法评估和讨论水面光伏对水体温度、pH值、溶解氧、浊度、叶绿素、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及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扬中通威渔光一体电站运行期间,水温降低约0.5℃,pH值在大部分时段内低于自然站点,溶解氧出现双峰值,浊度平均值降低11.83 NTU,叶绿素a平均浓度减少10.1 mg/L,作为污染指标的COD、BOD没有异常升高,微生物种群结构及丰度基本不变.水面光伏电站抑制藻类光合作用,对维持夏季水环境稳定、减少水华现象的发生起到积极的作用.该文的研究结果可为构建区域生态环境效应评估体系,提出水上光伏工程影响下的生态修复与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关键词:
光伏电站;生态效应;叶绿素;微生物;太阳辐照度;渔光互补
作者姓名:
王燕妮;于华明;于江华
作者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青岛 266100;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青岛 266000;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 210044;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4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燕妮;于华明;于江华-.水面光伏局地生态效应观测事实分析)[J].太阳能学报,2022(09):38-44
A类:
渔光一体
B类:
局地,生态效应,事实分析,水上,上光,试验项目,对局,水面光伏电站,扬中,开水,微生物调查,溶解氧,浊度,叶绿素,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电站运行,运行期,水温,温降,分时段,双峰,NTU,平均浓度,污染指标,微生物种群,种群结构,藻类,光合作用,水华,生起,区域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效应,效应评估,工程影响,生态修复与保护,保护措施,太阳辐照度,渔光互补
AB值:
0.3712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