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显微镜联合神经内镜技术在颅底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显微镜联合神经内镜技术在颅底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0例颅底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采用显微镜联合神经内镜手术(双镜联合组),50例仅采用显微镜手术(显微镜组)。双镜联合组、显微镜组在海绵窦区肿瘤患者中分别有30、24例,在岩斜区肿瘤患者中分别有12、16例,在枕骨大孔区肿瘤患者中分别有8、10例。分别比较3个部位的双镜联合组与显微镜组的手术时间、肿瘤全切除率,手术并发症、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及肿瘤复发的差异。结果:与显微镜组比较,双镜联合组肿瘤的全切除比率或比例均高[海绵窦区分别为86.7%(26/30)、62.5%(15/24),岩斜区分别为11/12、9/16,枕骨大孔区分别为7/8、4/10];术后随访期[18~60个月(中位数为48个月)]肿瘤的复发比率或比例均低[海绵窦区分别为6.7%(2/30)、29.0%(7/24),岩斜区分别为0/12、5/16,枕骨大孔区分别为1/8、7/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1个月,海绵窦区和岩斜区肿瘤者中,双镜联合组临床症状的改善均优于显微镜组(均
P<0.05),枕骨大孔区肿瘤患者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407)。上述3个部位肿瘤者中的双镜联合组与显微镜组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显微镜联合神经内镜技术能够提高颅底肿瘤的全切除率、降低复发率,并且不增加手术时间;在控制手术并发症方面与显微镜手术相近。
文献关键词:
颅底肿瘤;显微外科手术;自然腔道内镜手术;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江;卜计源;陆晓诚;孙亮;翟伟伟;虞正权;陈罡
作者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苏州 215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江;卜计源;陆晓诚;孙亮;翟伟伟;虞正权;陈罡-.显微镜联合神经内镜技术在颅底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22(03):239-244
A类:
B类:
内镜技术,颅底肿瘤,肿瘤切除术,苏州大学,神经外科,肿瘤患者,神经内镜手术,双镜联合,显微镜手术,海绵窦区,岩斜区,枕骨大孔区,手术时间,肿瘤全切除率,手术并发症,症状改善情况,肿瘤复发,术后随访,中位数,发比,显微外科手术,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AB值:
0.1453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