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保守治疗与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椎旁肌退变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比较保守治疗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椎旁肌退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86例的病历资料,男54例,女232例;年龄(67.7±13.3)岁(范围52~90岁)。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组(134例)和PKP组(15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双侧椎旁肌(腰大肌、竖脊肌及多裂肌)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及脂肪浸润率(fatty infiltration,FI%);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卧床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矢状位Cobb角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L 3-4、L 4-5和L 5S 1椎间盘水平各个椎旁肌CSA及F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PKP组术后3个月L 3-4、L 4-5和L 5S 1椎间盘水平多裂肌CSA分别为(6.56±1.26) cm 2、(6.87±1.31) cm 2和(7.14±1.29) cm 2,竖脊肌CSA分别为(12.39±2.16) cm 2、(14.72±2.67) cm 2和(16.45±3.09) cm 2,腰大肌CSA分别为(7.05±1.52) cm 2、(8.12±1.75) cm 2和(8.68±1.66) cm 2,PKP组各椎间盘水平椎旁肌CSA均大于保守治疗组(均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各椎间盘平面各个椎旁肌F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PKP组术后1年L 3-4、L 4-5和L 5S 1椎间盘水平多裂肌CSA分别为(6.43±1.23) cm 2、(6.62±1.42) cm 2和(7.06±1.32) cm 2,竖脊肌CSA分别为(12.02±2.08) cm 2、(14.53±2.76) cm 2和(16.39±2.84) cm 2,腰大肌CSA分别为(6.98±1.47) cm 2、(8.01±1.59) cm 2和(8.37±1.72 ) cm 2,PKP组各椎间盘水平椎旁肌CSA均大于保守治疗组(均 P<0.05)。PKP组术后1年L 3-4、L 4-5和L 5S 1椎间盘水平多裂肌FI%分别为31.40%±5.84%、32.54%±6.64%和33.26%±7.16%,竖脊肌FI%分别为22.64%±3.47%、23.08%±3.72%和23.84%±3.99%,腰大肌FI%分别为9.23%±2.20%、9.72%±2.54%和10.98%±2.43%,PKP组各椎间盘水平椎旁肌FI%均小于保守治疗组(均 P<0.05)。PKP组卧床时间(9.21±2.52) d短于保守组(40.32±9.79) d( t=37.79, P<0.001)。治疗后第1天、末次随访时VAS、ODI均小于保守组(均 P<0.05)。而PKP组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矢状位Cobb角恢复情况明显优于保守组( P<0.05)。 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椎旁肌在疾病进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变。与保守治疗相比,PKP手术不仅可以短期内明显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还可以明显延缓椎旁肌退变。
文献关键词:
腰椎;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骨折;椎旁肌
作者姓名:
何伟;钱宇;杨万雷;吕佐;何磊;金聪
作者机构:
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浙江大学绍兴医院骨科),绍兴 312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何伟;钱宇;杨万雷;吕佐;何磊;金聪-.保守治疗与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椎旁肌退变的影响)[J].中华骨科杂志,2022(11):706-714
A类:
5S
B类:
保守治疗,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折患者,椎旁肌退变,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病历资料,腰大肌,竖脊肌,多裂肌,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area,CSA,脂肪浸润率,fatty,infiltration,FI,卧床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disability,ODI,椎体前缘高度比,矢状位,Cobb,恢复情况,L ,椎间盘,cm ,内明,缓解疼痛,患者生活质量,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
AB值:
0.16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