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后扶贫时代县域结对帮扶政策衔接路径——以河南省潢川县为例
文献摘要:
结对帮扶是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和关键创新.后扶贫时代结对帮扶机制完善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需要,更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以河南省潢川县为案例,通过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剖析县域结对帮扶组织过程,并基于现存问题构建衔接路径.研究发现:脱贫攻坚时期,县域多元主体参与扶贫过程,通过稳定结对、持续帮扶等方式,激发了贫困户内生动力,促进了区域产业发展.但目标考核导向下的个体脱贫成效聚焦,导致政策实施瞄准欠佳,引发扶贫资源配置倾斜及区域发展失衡.结合后扶贫时代相对贫困的特征,提出结对帮扶的"角色转型—信息化改造—体系重构"框架,依托"县—乡—村—组"多维尺度,构建乡村治理精细化目标导向的县域结对帮扶网格化管理体系,助推结对帮扶模式转换与政策衔接,促进后扶贫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
文献关键词:
后扶贫时代;结对帮扶;乡村振兴;网格化管理;政策衔接路径;乡村治理现代化;区域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喻超;高军波;张欣怡;孙健武
作者机构:
信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旅游学院,中国河南信阳 464000;河南省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软科学研究基地,中国河南信阳 464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喻超;高军波;张欣怡;孙健武-.后扶贫时代县域结对帮扶政策衔接路径——以河南省潢川县为例)[J].经济地理,2022(04):19-26
A类:
政策衔接路径,结对帮扶机制
B类:
后扶贫时代,代县,帮扶政策,潢川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创新,机制完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治理现代化,社会网络分析,组织过程,现存问题,问题构建,多元主体参与,贫困户,户内,区域产业发展,目标考核,脱贫成效,瞄准,发展失衡,相对贫困,角色转型,信息化改造,体系重构,多维尺度,治理精细化,细化目标,网格化管理,帮扶模式,模式转换,区域协调发展
AB值:
0.273589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