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多元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过程与驱动要素研究
文献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治理先后经历了"政社合治""集权式"管理和"乡政村治",并在进入新世纪后步入多元共治的新阶段.多元治理相较于单一的政府管理模式具有明显优势,能有序推进治理现代化进程和乡村全面振兴.本文采用政策文本和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在厘清国家乡村政策发展脉络的同时,揭示多元主体的作用过程与复杂性特征,研判国家乡村治理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认为,以推行农业税费改革、农业现代化和实施乡村振兴为历史性节点,我国的乡村治理进程可分为2004—2012年"乡村共治雏形初现"、2013—2017年"市场资本主体活跃"、2018年至今"新兴主体不断涌现"三个阶段.国家政策的颁布与乡村治理体系的架构密不可分,治理主体从一元到多元的演进,正是乡村社会对国家政策和治理需求变化作出的积极回应,而国家政策福利、市场资本驱动、乡村社会转型和治理主体意识觉醒,则成为其演进的内在驱动因素.随着城乡融合的加剧,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乡村治理多元主体也将面临再度调整,依据乡村治理动态演进规律,探索更为实际有效的乡村治理路径,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根本途径.
文献关键词:
乡村治理;多元主体;主体行动;作用过程;驱动要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储金龙;滕璐;李久林;李瑶
作者机构:
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储金龙;滕璐;李久林;李瑶-.多元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过程与驱动要素研究)[J].小城镇建设,2022(02):5-12,20
A类:
B类:
作用过程,驱动要素,要素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集权,乡政村治,新世纪,后步,多元共治,多元治理,政府管理,有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政策文本,文献计量分析,政策发展,农业税费,税费改革,农业现代化,雏形,初现,场资本,乡村治理体系,治理主体,一元,需求变化,积极回应,资本驱动,乡村社会转型,主体意识觉醒,内在驱动,驱动因素,城乡融合,市场经济体制,再度,动态演进规律,乡村治理路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本途径,主体行动
AB值:
0.33953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