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德意志浪漫派的隐喻哲学
文献摘要:
德意志浪漫派渴望基于文学艺术的隐喻机制,探究一种对绝对者之同一性进行全面把握的哲学方法论,其动机则是探求康德式认识论哲学和斯宾诺莎主义泛神论的"中道",从而进一步推进审美启蒙.在谢林的艺术哲学构想里,哲学之"思"成为自然不断进行着的自身显现;施勒格尔则认为,艺术的创作性、感受性本质及其形象表征应当成为"思"的生活基础,引领尚未熟悉哲学的主体通向最终的哲学"自由".基于对作为起点的特殊自我和作为终点的普遍自我的区分,浪漫派设定了一种无限类比关联中的反思观,并使之获得更为通俗的有机自然的隐喻外观,在开展审美启蒙的同时,也让启蒙的重心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冯庆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冯庆-.德意志浪漫派的隐喻哲学)[J].文艺研究,2022(11):15-27
A类:
B类:
德意志,浪漫派,渴望,文学艺术,隐喻机制,同一性,哲学方法论,康德,认识论,斯宾诺莎主义,泛神论,中道,审美启蒙,谢林,艺术哲学,勒格,感受性,性本,当成,生活基础,未熟,通向,通俗
AB值:
0.4306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