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长江干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
文献摘要:
为探究长江干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空间变化规律及区系组成特征,于2019年7~9月在长江干流设置了 74个采样断面,并将其划分为源区、金沙江区、三峡库区、长江中游和长江下游5个区域进行浮游植物的调查研究.研究期间长江干流共鉴定浮游植物6门53属112种,源区、金沙江区、三峡库区和长江中游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均以硅藻门为主,且硅藻门种类在五个研究区域均占优势,如尖针杆藻(Synedra acus)、普通等片藻(Diatoma vulgare)、颗粒直链藻极狭变种(Melosira granulata var.Angustissima)等.干流全流域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1.29×106 cells/L,平均生物量为1.34 mg/L.各区域物种组成、硅藻商、多样性指数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中源区与其余各区域浮游植物物种均极不相似,仅中游与下游浮游植物物种中等相似;下游硅藻商显著高于其它区域(P<0.05),金沙江、三峡库区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其它各区域(P<0.05).基于Shan-non-wiener(H')、Margalef(d)、Pielou(J)生物多样性指数的水质评价结果表明:长江干流整体水质呈中污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水温(WT)、总氮(TN)、氨氮(NH3-N)是全流域浮游植物密度与生物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溶解氧(DO)是影响浮游植物多样性水平的最主要环境因素.我们的调查结果将提供"十年禁渔"计划实施前期的水生生物基础数据,为长江干流水域水生态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关键词:
长江干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环境因子;水质评价;十年禁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钟可儿;杨潇;马吉顺;周琼
作者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繁育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0;长江经济带大宗水生生物产业绿色发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钟可儿;杨潇;马吉顺;周琼-.长江干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2(11):2458-2472
A类:
Diatoma,Angustissima
B类:
长江干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结构空间,空间异质性,空间变化,区系组成,组成特征,源区,金沙江,三峡库区,长江中游,长江下游,植物种类,种类组成,成均,硅藻门,占优势,针杆,Synedra,acus,vulgare,直链,变种,Melosira,granulata,var,全流域,cells,生物量,物种组成,植物物种,极不,Shan,wiener,Margalef,Pielou,生物多样性指数,水质评价,水温,WT,总氮,TN,氨氮,NH3,浮游植物密度,溶解氧,DO,植物多样性,十年禁渔,水生生物,生物基础,水域,水生态管理,环境因子
AB值:
0.29822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