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苦闷"的再现——从厨川白村到"伤逝"
文献摘要:
学界已经注意到厨川白村的"苦闷"论与鲁迅《野草》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对厨川氏"梦"的机制的梳理,以及"梦"与作为文学根本动力的"苦闷"之关系的分析,提出厨川白村的理论对于鲁迅小说创作的影响.并经由对"伤逝"这一语汇所包含的文化符码的阐释,提出在《彷徨》主体的创作时期,鲁迅短篇小说在理论层面的自觉以及由此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伤逝》的故事本身,与寄托在故事"事象"背后的情感,正是厨川白村在弗洛伊德意义上引申出的"梦意"与"梦念"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理解鲁迅短篇小说的第二次创作高潮,或许可以开辟出新的阐释空间.
文献关键词:
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鲁迅;伤逝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邢程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31005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邢程-."苦闷"的再现——从厨川白村到"伤逝")[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2(01):65-80
A类:
B类:
厨川白村,伤逝,经注,野草,根本动力,鲁迅小说,小说创作,一语,语汇,文化符码,彷徨,短篇小说,故事本,寄托,事象,弗洛伊德,引申,二次创作,高潮,苦闷的象征
AB值:
0.35662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