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荒漠化治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及其驱动因素——以毛乌素沙地为例
文献摘要:
在荒漠化治理成效评估中纳入对经济和社会改善度的考量,是准确评估荒漠生态系统修复水平、防范二次荒漠化出现的重要基础.本文评估了毛乌素沙地2004-2019年荒漠化治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耦合协调度,讨论其时间演化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面板数据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荒漠化治理效益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①毛乌素沙地荒漠化治理综合效益耦合协调度在研究期内由轻度失调提高至初步协调.②荒漠化治理综合效益耦合协调度的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在起步期(2004-2007年)内轻度失调但波动上升;在发展期(2008-2015年)升至初步协调,且南北两侧县级行政单元的综合效益耦合协调度提升速度更快;在调整期(2016-2019年)持续波动上升,并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③人工造林面积、农机总动力、在业沙产业企业数和城镇化率对毛乌素沙地荒漠化治理综合效益耦合协调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人工造林和城镇化是驱动荒漠化治理综合效益耦合协调度提升的主导因素.本文为全面、准确评价荒漠化治理成效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能够为荒漠区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文献关键词:
荒漠化治理;沙产业;卫星账户法;耦合协调度;面板数据;毛乌素沙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岳;刘学敏;哈斯额尔敦
作者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南京210044;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10087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岳;刘学敏;哈斯额尔敦-.荒漠化治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及其驱动因素——以毛乌素沙地为例)[J].资源科学,2022(06):1224-1237
A类:
卫星账户法
B类:
荒漠化治理,效益耦合,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驱动因素,毛乌素沙地,治理成效,成效评估,荒漠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修复,复水,时间演化,演化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多元回归模型,治理效益,综合效益,发展期,升速,调整期,东高西,人工造林,农机总动力,在业,沙产业,产业企业,城镇化率,主导因素,准确评价,荒漠区,调人,人地关系
AB值:
0.2087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