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心脏瓣膜外科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文献摘要:
心脏瓣膜病依然是目前我国最为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据2019年中国体外循环数据统计显示,中国心脏瓣膜手术量保持持续增长趋势,年手术7.3万例,约占所有心脏手术量的30% [1]。心脏瓣膜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人工瓣膜置换及瓣膜成形修复术。机械瓣膜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用于临床,由于较好的耐久性,而受到众多患者的青睐;同时结合我国心脏瓣膜病的疾病谱特点(中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占比较高),机械瓣膜一直是主要的置换瓣膜种类,但受限于终身服用抗凝药,机械瓣膜置换后势必带来血栓栓塞及出血相关并发症。目前随着我国心脏瓣膜疾病特点的改变(风湿性瓣膜病的比例在下降,而老年退行性瓣膜病在增加)、生活理念的变化以及介入瓣膜的兴起,生物瓣的使用频率及占比正在逐年增加,但是生物瓣置换术后早期仍存在一定的血栓栓塞风险 [2]。因此心脏瓣膜术后规范的抗凝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有效预防血栓栓塞风险,降低抗凝相关出血并发症,同时也是改善远期生存和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瓣膜病外科学组
作者机构:
引用格式:
[1]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瓣膜病外科学组-.心脏瓣膜外科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22(03):164-174
A类:
B类:
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心脏疾病,国体,体外循环,中国心,心脏瓣膜手术,手术量,万例,有心,心脏手术,心脏瓣膜疾病,人工瓣膜,瓣膜置换,瓣膜成形,修复术,机械瓣膜,耐久性,疾病谱,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受限于,服用,抗凝药,后势,势必,血栓栓塞,相关并发症,疾病特点,退行性瓣膜病,生活理念,生物瓣,使用频率,置换术,术后早期,心脏瓣膜术后,预防血栓,关出,出血并发症,远期生存
AB值:
0.32658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