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衰减机理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近年来随着非富勒烯Y系列明星分子受体的出现,单结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经突破19%,但是器件在运行条件下缺乏良好的稳定性,严重制约了其商业化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造成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衰减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由于有机太阳能电池复杂的器件结构、不尽相同的活性层材料以及在稳定性研究中条件的差异,造成了对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衰减研究的困难.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衰减过程,对近些年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衰减过程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总结了由于给受体材料化学分解、活性层形貌变化、传输层和电极腐蚀以及界面反应等原因造成的器件性能衰减,并介绍了近些年关于提高器件稳定性的一些策略,最后对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文献关键词:
                    稳定性;化学分解;形貌变化;界面反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彦甫;李世麟;荆亚楠;肖林格;周惠琼
                    
                作者机构:
                    郑州大学化学学院 郑州450001;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纳米系统与多级次制造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 北京10019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彦甫;李世麟;荆亚楠;肖林格;周惠琼-.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衰减机理研究进展)[J].化学学报,2022(07):993-1009
                    
                A类:
                
                B类:
                    有机太阳能电池,电池性能,性能衰减,衰减机理,非富勒烯,列明,明星,光电转换效率,运行条件,商业化发展,器件结构,活性层,稳定性研究,中条,衰减过程,受体材料,材料化学,化学分解,形貌变化,传输层,界面反应,器件性能,年关
                AB值:
                    0.28254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