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紫外光辐照下CH3NH3PbI3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失效机制
文献摘要:
随着光伏产业的不断发展,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发成为科学与工业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到目前为止,其光电转换效率已经提高到了25.2%,成为替代硅基太阳能电池的核心方案之一.然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环境中氧气、水分、温度甚至光照的影响,这严重制约了其大规模推广与应用.大量科学研究表明,如何避免紫外辐照下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衰减,对于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照稳定性至关重要.然而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系统的工作来对紫外辐照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以及微结构演化过程进行详细的表征与分析.本文中,我们利用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分析(FIB-SEM)以及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分析(TEM)等技术,全面地研究了紫外辐照过程中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变化规律以及电池微结构演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紫外辐照过程中太阳能电池内部会形成0.5-0.6 V的内建电场,钙钛矿中的I-离子在电场的驱动下向金属Au电极和空穴传输层2,2',7,7'-四[N,N-二(4-甲氧基苯基)氨基]-9,9'-螺二芴(Spiro-OMeTAD)一侧迁移;随后,空穴传输层与金电极的界面处,碘离子与光生空穴一起与金电极发生反应,将金属态Au氧化成离子态Au+.而Au+离子则在内建电场的驱动下反向迁移穿过钙钛矿MAPbI3层,直接被SnO2和MAPbl3界面处的电子还原形成金属Au纳米团簇.除此之外,紫外辐照过程中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降低的同时,往往伴随着Spiro-OMeTAD与钙钛矿界面处物质迁移、钙钛矿薄膜内晶界展宽以及Au纳米颗粒周围MAPbI3物相分解等现象.以上各种因素的协同作用,共同导致了紫外光照下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性能(PCE)、开路电压(Voc)以及短路电流(Jsc)等性能参数的急剧下降.
文献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紫外光;降解机制;电子显微学;金迁移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卢岳;葛杨;隋曼龄
作者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固体微结构与性能研究所,北京100124;北京工业大学固体微结构与性能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2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卢岳;葛杨;隋曼龄-.紫外光辐照下CH3NH3PbI3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失效机制)[J].物理化学学报,2022(05):70-80
A类:
金迁移
B类:
紫外光辐照,照下,CH3NH3PbI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电池失效,失效机制,光伏产业,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发成,工业界,目前为止,光电转换效率,硅基太阳能电池,推广与应用,紫外辐照,性能衰减,高钙,电池性能,微结构演化,聚焦离子束,显微分析,FIB,球差,TEM,照过,性能变化,演化特征,池内,部会,内建电场,空穴传输层,甲氧基,苯基,螺二芴,Spiro,OMeTAD,一侧,金电极,碘离子,光生,Au+,穿过,MAPbI3,SnO2,MAPbl3,原形,纳米团簇,除此之外,物质迁移,钙钛矿薄膜,晶界,展宽,纳米颗粒,各种因素,紫外光照,PCE,开路电压,Voc,短路电流,Jsc,性能参数,急剧下降,降解机制,电子显微学
AB值:
0.27898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