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糖类成分探究黄精炆制前后差异
文献摘要:
目的 基于黄精炆制前后糖类成分变化差异探讨黄精炆制后"减毒增效"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UV(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精炆制前后的总多糖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测定黄精炆制前后游离糖含量;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示差折光检测器(HPGPC-RI)法分析黄精炊制前后的多糖相对分子质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PDA)法对黄精多糖的单糖组成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黄精炆制后,总多糖含量下降约60%;游离糖中蔗糖含量降低35%,果糖含量升高22倍,葡萄糖含量升高4.4倍;炆制后相对分子质量2个峰均降低1~5倍;黄精炆制前后多糖均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组成,生黄精单糖组成物质的量比为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10 ∶ 6 ∶ 25 ∶ 7 ∶ 1);炆制后物质的量比为7 ∶ 5 ∶ 1.7 ∶ 14 ∶ 1.结论 炆法炮制对黄精糖类成分影响较大,炆制后多糖发生水解及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黄精麻舌感消失,药效增强.
文献关键词:
炆黄精;黄精多糖;多糖含量;游离糖;相对分子质量;单糖组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詹慧慧;姚方程;易斌;魏惠珍;陈西勇;吕尚;陈华师;金浩鑫;饶毅
作者机构:
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南昌 330004;建昌帮药业有限公司,江西抚州 344700;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江西南昌 330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詹慧慧;姚方程;易斌;魏惠珍;陈西勇;吕尚;陈华师;金浩鑫;饶毅-.基于糖类成分探究黄精炆制前后差异)[J].中草药,2022(09):2687-2696
A类:
炆黄精
B类:
糖类,成分探究,成分变化,减毒增效,UV,外分,分光光度,总多糖,多糖含量,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游离糖,高效凝胶渗透色谱,示差折光检测器,HPGPC,RI,多糖相对分子质量,紫外检测,PDA,黄精多糖,单糖组成,蔗糖含量,含量降低,果糖,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生黄精,成物,物质的量比,炆法,炮制,分影,生水,药效
AB值:
0.30504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