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超细碳酸钇热分解行为及焙烧工艺的研究
文献摘要:
超细Y2O3同时具有尺寸效应和稀土元素的双重特性,有着更加特殊的性质,在陶瓷、发光材料等方面多有应用.目前工业上主要通过液相沉淀法获得超细前驱体,进而焙烧获得超细Y2O3;然而,在前驱体焙烧过程中,一般都需添加表面活性剂来避免团聚的发生,使焙烧前后产物的粒径和形貌具有良好的一致,最终获得粒度均匀的超细Y2O3;但表面活性剂的使用造成了成本的增加.本文以前期碳酸钠沉淀获得的超细碳酸钇为对象,研究了其热分解行为和焙烧工艺,以期在不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解决焙烧过程中团聚的问题.研究表明:超细碳酸钇(Y2(CO3)3·2H2O)的热分解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焙烧温度低于360℃,为脱水过程;第二阶段焙烧温度在360~550℃,失去2个CO2,生成Y2O2CO3;第三阶段温度在550℃以上,继续失去CO2,生成Y2O3.Kissinger法求得三个阶段的表观活化能E分别为45.07,485.14,496.24 kJ·mol-1,指前因子A分别为3.68,5.51×1028,6.06×1027 s-1.同时超细碳酸钇在50℃下干燥24h后,在200℃保温3h,350℃保温1 h,550℃保温2 h的三段式保温,升温速率9℃·min-1的条件下,可以得到D50=3.00μm,(D90-D10)/2D50=0.89的超细Y2O3粉体.
文献关键词:
超细碳酸钇;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焙烧条件
作者姓名:
饶明璐;高国华;陈金发;昝苗苗;肖燕飞
作者机构:
江西理工大学材料冶金化学学部,江西赣州341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饶明璐;高国华;陈金发;昝苗苗;肖燕飞-.超细碳酸钇热分解行为及焙烧工艺的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2022(02):276-285
A类:
超细碳酸钇,Y2O2CO3,2D50
B类:
热分解行为,焙烧工艺,Y2O3,尺寸效应,稀土元素,双重特性,加特,发光材料,液相沉淀法,前驱体,焙烧过程,表面活性剂,团聚,碳酸钠,2H2O,分解过程,第一阶段,焙烧温度,第二阶段,第三阶段,Kissinger,表观活化能,kJ,指前因子,24h,3h,三段式,升温速率,D90,D10,粉体,动力学参数,焙烧条件
AB值:
0.25611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