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废弃矿井遗留煤柱-人工坝黏结体失稳特征试验研究
文献摘要:
煤柱-人工坝构建对利用关闭/废弃矿井地下空间储水至关重要,保证煤柱-人工坝黏结体结构稳定性是保障关闭/废弃矿井地下空间储水安全有效的基础.基于煤柱-人工坝黏结体受力状态分析,考虑三因素三梯度的黏结变量,制备29组不同黏结结构煤柱-人工坝类煤岩试件,开展无侧压单轴压缩试验;并基于煤柱-人工坝黏结体强度、应变变化、能量演化规律与宏观破坏特征,分析煤柱-人工坝黏结体角度、宽度、深度参数对试件性能与失稳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煤柱-人工坝黏结体受力状态根据黏结紧密性可分为分体承载、分担承载和协同承载,且分别对应3种本构模型;煤柱-人工坝黏结体各组试件单轴压缩破坏过程中存在典型全应力-应变曲线各阶段特征,以角度参数划分的3条强度曲线均呈现出"V-v-V"型结构;将轴向应变以角度参数绘制曲线时,曲线趋势复杂,在30 mm宽度时呈现为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35 mm宽度时则表现为持续减小,而40 mm宽度时表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试件能量变化与应力-应变曲线各阶段相对应,同时敏感性分析表明深度参数是试件强度的主控因素,而角度的改变引起的轴向应变变化最为明显,最优参数组合为70-30-7.5;根据黏结体试件破坏形态分析结果,煤柱-人工坝黏结体试件可分为分散双劈裂失稳、联合单劈裂失稳和承载双柱状失稳3种模式.
文献关键词:
关闭/废弃矿井;煤柱-人工坝;地下水库;黏结组合体;失稳模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科;吕鑫;刘钦节;杨彦群;池小楼;方珏静;付强;王于;张寨男
作者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 淮南 232001;安徽理工大学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 淮南 232001;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科;吕鑫;刘钦节;杨彦群;池小楼;方珏静;付强;王于;张寨男-.废弃矿井遗留煤柱-人工坝黏结体失稳特征试验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22(06):1071-1083
A类:
黏结组合体
B类:
废弃矿井,遗留煤柱,结体,失稳特征,地下空间,储水,结构稳定性,水安全,受力状态,状态分析,结结,煤岩,侧压,单轴压缩试验,变变,能量演化,演化规律,宏观破坏,破坏特征,失稳模式,紧密性,分担,担承,协同承载,本构模型,压缩破坏,破坏过程,变曲,阶段特征,强度曲线,轴向应变,制曲,先减,持续上升,能量变化,试件强度,主控因素,最优参数,数组,破坏形态,形态分析,劈裂,柱状,地下水库
AB值:
0.31736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