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深部厚煤层动静载荷下区段煤柱损伤演化分析
文献摘要:
深部厚煤层综采工作面沿空开采下引发的煤柱动力失稳,是严重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条件之一.以陕西某矿区留设35 m段煤柱稳定性为研究对象,通过赋存条件调查、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现场监测等方法,分析区段煤柱在动、静载荷下的演化特征.研究表明:煤柱在静载向动载荷的转化过程中,35 m煤柱内部两侧的应力峰值从2 m迁移至8 m,双侧扰动下的应力明显高于煤体的抗压强度;内部的塑性破坏占比从9.52%增加至40%,最终35 m煤柱内部形成"梯型"稳态结构.根据现场煤柱动载荷影响,结合巷道布置方式提出进行分区支护原则.实践表明:巷道顶板及煤柱帮经历3种变化的位移特征,在距采空区70~90 m范围的运动达到极限.因此,35 m煤柱能满足开采极限条件下的支撑作用,满足生产的实际需要.
文献关键词:
深部厚煤层;动载荷;静载荷;区段煤柱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雷照源;李团结;崔峰;郭超奇;易瑞强
作者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 能源学院,陕西 西安710054;西安科技大学 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710054;陕西陕煤黄陵矿业有限公司,陕西 黄陵727307;西安科技大学 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71005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雷照源;李团结;崔峰;郭超奇;易瑞强-.深部厚煤层动静载荷下区段煤柱损伤演化分析)[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22(01):91-98
A类:
深部厚煤层,沿空开采
B类:
动静载荷,下区,区段煤柱,损伤演化,演化分析,综采工作面,采下,动力失稳,矿井,生产条件,矿区,煤柱稳定性,赋存条件,现场监测,演化特征,动载荷,转化过程,应力峰值,移至,煤体,抗压强度,塑性破坏,梯型,态结构,载荷影响,巷道布置,布置方式,出进,分区支护,支护原则,巷道顶板,位移特征,采空区,极限条件
AB值:
0.34275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