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大采高工作面采场围岩结构力学分析及其工程应用
文献摘要:
综合考虑顶底板岩层破断以及硬岩层与软岩层的耦合作用,构建采场围岩"椭圆应力拱"结构力学模型,研究"椭圆应力拱"周边切向应力与轴长、轴比、极角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椭圆应力拱"、悬臂梁、铰接岩梁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认为:"椭圆应力拱"承载了采场围岩大部分载荷,前、后拱脚随工作面开采向前移动;采场围岩重新分布应力,在拱顶和拱底附近区域,形成拉应力,使岩层产生"主动破断",并挤压其运动方向上的岩层;在远离拱顶和拱底区域,形成压应力,夹持尚未破断的岩层.在岩层自重载荷、"主动破断"岩层的挤压载荷,以及应力拱周边压应力的夹持作用下,岩层沿拱迹线"被动破断";"椭圆应力拱"内尚未破断的硬岩层形成"悬臂梁",硬岩层破断后形成"铰接岩梁",软岩层破断后以载荷的形式作用于其下部的岩层上,工作面支架和煤壁承受了顶、底板"悬臂梁"或"铰接岩梁"传递来的岩层载荷,"悬臂梁"的被动破断及"铰接岩梁"失稳直接影响到工作面支架及煤壁的稳定性.基于此,编程计算工作面开采过程中"椭圆应力拱"的轴长、圆心坐标、拱脚位置等位置参数,确定大采高工作面顶、底板岩层裂隙发育深度,为大采高工作面防突水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文献关键词:
采场围岩结构;岩层移动;硬岩层;悬臂梁;铰接岩梁;裂隙发育深度
作者姓名:
倪先杰;李迎富
作者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 淮南 232001;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板集矿,安徽 淮南 232000
引用格式:
[1]倪先杰;李迎富-.大采高工作面采场围岩结构力学分析及其工程应用)[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22(05):911-920
A类:
采场围岩结构,铰接岩梁
B类:
大采高工作面,结构力学,顶底板,板岩,破断,硬岩层,软岩,耦合作用,应力拱,切向应力,轴长,轴比,悬臂梁,相互作用机制,分载,拱脚,前移,新分布,拱顶,近区,拉应力,压应力,夹持,自重,重载,挤压载荷,迹线,断后,煤壁,编程计算,开采过程,圆心,心坐标,脚位,等位,位置参数,岩层裂隙,裂隙发育深度,防突,突水,水提,岩层移动
AB值:
0.2340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