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西部矿区厚基岩特大采高工作面导水裂隙带发育特征
文献摘要:
为了获得西部矿区部分厚基岩、中等埋深赋存条件下特大采高工作面裂隙发育特征,以上湾矿12401工作面为例,采用经验公式、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针对我国东西部矿区典型地质条件获得的经验公式很难适用于本文特大采高、厚基岩、中等埋深地质条件下的工作面.基于西部矿区地质条件的经验公式预测结果明显偏大,而基于东部矿区地质条件的经验公式预测结果则明显偏小.基于损伤本构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误差小于5%,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导水裂隙带的发育特征为:由于覆岩软硬岩层的存在,导水裂隙带向上呈台阶形发育;裂隙带形态随着采动程度的变化从"拱形"(三维"壳形")转变为"马鞍形"(三维"盆状形")的发育过程.
文献关键词:
导水裂隙带;经验公式;特大采高;厚基岩;裂隙形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村;任赵鹏;韩鹏华;何祥;陈见行;郭亮
作者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北京 100083;国家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1;安徽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安徽淮南 232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村;任赵鹏;韩鹏华;何祥;陈见行;郭亮-.西部矿区厚基岩特大采高工作面导水裂隙带发育特征)[J].矿业科学学报,2022(03):333-343
A类:
特大采高
B类:
西部矿区,厚基岩,大采高工作面,导水裂隙带,埋深,赋存条件,裂隙发育特征,经验公式,现场实测,东西部,地质条件,深地,矿区地质,偏大,损伤本构模型,实测结果,中导,覆岩,硬岩层,带向,采动,拱形,马鞍形,裂隙形态
AB值:
0.2219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