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团聚体大小分布对孔隙结构和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文献摘要:
土壤团聚体在外部和内部因素影响下发生团聚和破碎过程,形成不同大小分布的团聚体.团聚体大小分布的变化会改变土壤孔隙结构,影响各种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SOC)的周转.选择三种长期施用不同量有机肥的红壤(不施肥,CK;施低量有机肥,LM;施高量有机肥,HM),过不同大小孔径筛(5 mm,S5;2 mm,S2;0.5 mm,S0.5)改变团聚体的大小分布,然后填装土柱(直径2.9 cm、高度4 cm),填装容重为1.3 g·cm–3.利用X射线显微CT(Computed Tomography)成像技术分析土壤的孔隙结构,采用室内培养法测定土壤有机碳矿化量.结果表明,团聚体大小对孔隙结构有极显著的影响.相较于S5和S2处理,S0.5处理土壤的大孔隙度(>16μm)降低了83.0%~93.9%,孔隙连通性降低了95%以上.而S5和S2处理的大孔隙度和孔隙连通性只在HM土壤中有显著差异,在CK和LM土壤中无显著差异.团聚体大小分布对土壤有机碳矿化量有显著影响.团聚体破碎增加了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在CK土壤中,S0.5的有机碳累积矿化量较S5和S2分别高64.2%和79.1%;在HM土壤中,S0.5的有机碳累积矿化量较S5和S2分别高19.3%和14.1%.与之不同的是,在LM土壤中,S0.5的有机碳累积矿化量与S5无显著差异,可能是受到孔隙结构的影响.相关分析发现,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与16~30μm孔隙的孔隙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团聚体大小分布的变化改变了土壤的孔隙结构,大团聚体破碎降低了填装土柱的大孔隙度.团聚体破碎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矿化,一部分原因是释放出了被保护的有机碳.此外,团聚体大小改变导致的孔隙结构变化可能是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文献关键词:
红壤;土壤团聚体;孔隙结构;土壤有机碳矿化;X射线显微CT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荣慧;房焕;张中彬;蒋瑀霁;赵旭;单军;彭新华;孙波;周虎
作者机构: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 210008;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 21009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荣慧;房焕;张中彬;蒋瑀霁;赵旭;单军;彭新华;孙波;周虎-.团聚体大小分布对孔隙结构和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2(02):476-485
A类:
B类:
土壤有机碳矿化,土壤团聚体,内部因素,破碎过程,同大,土壤孔隙结构,土壤物理,生物学过程,SOC,周转,施用,不同量,有机肥,红壤,不施肥,LM,HM,大小孔,小孔径,S5,S2,S0,填装,土柱,容重,重为,Computed,Tomography,室内培养,培养法,大孔隙,孔隙度,孔隙连通性,团聚体破碎,土壤有机碳累积,大团聚体,释放出
AB值:
0.18926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