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土壤中微塑料的生态效应与生物降解
文献摘要:
塑料污染已成为环境污染治理中重要的一部分,其生态效应和防治一直是近几年污染防治的关注点.由于塑料在环境中较难降解,经过环境中风化等物理作用,这些难以降解的塑料最终形成了直径小于5 mm的微塑料.微塑料作为近几年全球重点研究的污染物,其生态效应和降解方法一直备受关注.除了塑料垃圾污染外,一次性塑料产品、地膜等农用材料的使用,也会造成土壤中微塑料的污染.土壤中的微塑料会通过发生横向和纵向迁移扩大污染范围,加大微塑料在土壤中的污染程度,给土壤微塑料治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文从土壤环境、土壤微生物、植物体、食物链等方面综述了微塑料的生态效应,总结了近几年微塑料的危害,探讨了微塑料在植物和食物链中的积累,并且对微塑料沿食物链富集的风险进行分析.土壤微塑料的生态效应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塑料的主要成分、塑料合成过程中的添加剂、微塑料在环境中吸收挟带的污染物.微塑料能直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和结构多样性,并且会在植物体内积累,影响植物体健康.微塑料可能会通过饮食、饮水和呼吸等方式进入动物体和人体.除了通过沿食物链传递外,土壤微塑料还能通过扬尘的方式扩散到空气中,从而被食物链中不同层次的动物通过呼吸吸入到体内.一旦微塑料进入生物体内后,可能会进入生物体内的循环系统,从而在动物体内各处积累.还对微塑料的生物降解方法进行了论述,尤其是对真菌和细菌的降解机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研究发现土壤中的昆虫、细菌和真菌均具有降解微塑料的能力,这些生物也均能成为解决土壤微塑料污染很好的对策.考虑到微塑料在环境中的生态效应和持久性,结合现有的微塑料降解方法,本文对未来土壤微塑料的研究方向和重点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文献关键词:
土壤;微塑料;生态效应;食物链;微生物;生物降解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鑫蓓;董旭晟;解志红;马学文;骆永明
作者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泰安 271018;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反刍动物营养与生理实验室,山东泰安 271018;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泰安 271000;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 21000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鑫蓓;董旭晟;解志红;马学文;骆永明-.土壤中微塑料的生态效应与生物降解)[J].土壤学报,2022(02):349-363
A类:
B类:
生态效应,生物降解,环境污染治理,污染防治,关注点,难降解,风化,降解方法,塑料垃圾,一次性塑料,塑料产品,地膜,农用,用材,纵向迁移,污染程度,土壤微塑料,土壤环境,植物体,食物链,合成过程,挟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内积,饮水,动物体,扬尘,不同层次,吸吸,吸入,生物体,循环系统,各处,真菌和细菌,降解机制,昆虫,微塑料污染,持久性,塑料降解,分析和展望
AB值:
0.2538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