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热分析与低温光谱的沥青热可逆老化机理
文献摘要:
为了研究沥青胶结料在恒定低温储存过程中产生的热可逆老化机理,运用调制式差示扫描量热分析(MDSC)和低温红外光谱(LT-FTIR)技术对沥青胶结料热信号与红外光谱的热历史依赖性进行了试验分析,以确定2种不同分子量的线性饱和链烃(C20 H42和C32 H66)对热可逆老化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沥青恒定低温硬化并非所有沥青的固有特性,存在不受恒定低温热历史影响的沥青胶结料;低分子量的饱和长链烷烃(石蜡)因其与沥青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会通过扩散的方式随着恒定低温时间的延长逐渐从沥青基体中析出,从而导致沥青的恒温硬化现象;由于高分子量的饱和长链烷烃与研究采用的沥青在相同条件下相容性差,其石蜡与沥青的二相分离结构并没有随着恒定低温时间的延长产生明显的变化.与热分析相比,低温红外光谱技术可在较低的降温速率下直接用于测试固态沥青中的石蜡分子单元而不会产生热滞后效应.石蜡的结晶会导致红外光谱在735~715 cm-1处形成吸收峰,且吸收峰信号随温度降低而增强.沥青中的石蜡初期(0~8 h)析出较快,随着时间延长,析出速率放缓,持续时间可长达72 h.通过试验的直接观测,确定了沥青中低分子量石蜡的持续析出或沉淀是导致所用胶结料热可逆老化的根本原因.
文献关键词:
道路工程;热可逆老化;热分析;低温红外光谱;沥青胶结料
作者姓名:
邱延峻;丁海波
作者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道路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3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邱延峻;丁海波-.基于热分析与低温光谱的沥青热可逆老化机理)[J].中国公路学报,2022(06):221-229
A类:
热可逆老化,低温红外光谱,H42,H66,热滞后效应
B类:
热分析,低温光谱,老化机理,沥青胶结料,低温储存,制式,差示扫描量热,MDSC,LT,FTIR,热历史,历史依赖性,试验分析,链烃,C20,C32,固有特性,低温热,历史影响,低分子量,长链,烷烃,石蜡,相容性,沥青基,恒温,高分子量,相分离结构,红外光谱技术,降温速率,下直,固态,生热,吸收峰,放缓,长达,道路工程
AB值:
0.25775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