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MHC-HfC合金棒材的制备及其高温氧化行为
文献摘要:
通过合金粉配料、真空干燥、混料、压制、真空烧结、旋锻工艺,制备Hf∶C原子比为1∶1的HfC直接掺杂Mo-Hf-C合金(MHC-HfC合金)棒材,在600,800,1000及1200℃的条件下对合金进行高温氧化实验,通过对氧化过程的质量变化、挥发物生成率、氧化后形貌变化的研究,分析了 MHC-HfC合金的高温氧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碳化物直接引入法向合金粉体中掺杂HfC粉体,合金粉料经过5.5 h的高能球磨可获得形貌较为均一的粉体结构;合金在较低温度或较短保温时间下的氧化过程中形成透明、细长针状不易团聚的MoO3挥发产物,在较高温度下生成黄白色、易碎易团聚的MoO3挥发产物;在600 eC及以下温度无明显的重量变化;随着温度升高,800℃条件下保温30 min出现明显的重量变化,减重率为4.8%;HfC的添加可提高易挥发氧化物的剧烈挥发温度及降低高温失重率,使合金具备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文献关键词:
钼合金;MHC-HfC合金;氧化性能;氧化失重;挥发;高能球磨
作者姓名:
王苗;杨双平;王利东;杨鑫;刘海金
作者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陕西省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5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苗;杨双平;王利东;杨鑫;刘海金-.MHC-HfC合金棒材的制备及其高温氧化行为)[J].稀有金属,2022(10):1278-1286
A类:
eC
B类:
MHC,HfC,棒材,高温氧化行为,合金粉,配料,真空干燥,混料,压制,真空烧结,旋锻,锻工,原子比,化实验,氧化过程,质量变化,挥发物,形貌变化,碳化物,接引,入法,法向,粉体,粉料,高能球磨,均一,保温时间,细长,长针,针状,团聚,MoO3,黄白色,易碎,减重率,易挥发,失重率,金具,抗氧化能力,钼合金,氧化性能,氧化失重
AB值:
0.3811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