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原位微乳液表面活性剂驱替低渗高凝油的适应性
文献摘要:
针对高凝油注水开发效果差的问题,为了明确一种能与原油形成原位微乳液的高效表面活性剂IMS驱替高凝油的适应性,开展了表面活性剂-高凝油相互作用和单一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体系及泡沫驱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0.1%的表面活性剂IMS可将界面张力降至0.6×10-3 mN/m,所形成的微乳液优先増溶高凝油中的轻质组分,难以显著改变高凝油的析蜡点和凝固点.质量分数为0.1%~2.0%、用量为0.25~0.5 PV的表面活性剂IMS吞吐或驱替,原油采收率增幅在1.7%~12.3%,进一步焖井浸泡不能明显改善驱油效果.聚合物或泡沫的引入能够增强表面活性剂驱油能力,对应二元复合驱体系(1.0%表面活性剂+0.2%聚合物,0.5 PV)采收率增幅为18.4%,不同浓度表面活性剂泡沫驱(1.0%和0.3%,气液比2:1,起泡液0.5 PV)采收率增幅分别为17.3%和16.8%.但是二元复合驱的注入压力高,在低渗高凝油藏中存在堵塞风险,而泡沫体系驱的注入压力相对低,是提高采收率的较好方法.
文献关键词:
低渗透率;高凝油;原位微乳液;表面活性剂;提高采收率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强;丁名臣;张星;吴寒超;陈利霞;王业飞
作者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80;胜利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强;丁名臣;张星;吴寒超;陈利霞;王业飞-.原位微乳液表面活性剂驱替低渗高凝油的适应性)[J].油田化学,2022(03):474-479
A类:
原位微乳液,高凝油藏
B类:
驱替,注水开发,开发效果,IMS,油相,二元复合驱,泡沫驱油,驱油实验,界面张力,mN,轻质,析蜡点,凝固点,PV,吞吐,原油采收率,焖井,驱油效果,表面活性剂驱油,+0,表面活性剂泡沫,气液比,起泡液,注入压力,泡沫体系,提高采收率,好方法,低渗透率
AB值:
0.21674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