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合成六倍体小麦的遗传育种
文献摘要:
普通小麦是由四倍体小麦栽培类型与野生二倍体节节麦远缘杂交形成的异源六倍体.普通小麦保持了四倍体小麦的高产潜力,D基因组的加入丰富了食品加工产品类型、增强了环境适应能力.与二倍体作物不同,普通小麦有3个亚基因组,存在大量重复基因,基因组缓冲性、可塑性强,单个基因拷贝可能对育种改良的效果有限.小麦3个亚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是不对称的,其中D基因组遗传多样性最低.通过模拟普通小麦起源过程人工创制的六倍体小麦为桥梁,可以将节节麦和四倍体小麦的遗传变异同时导入普通小麦.与普通小麦相比,人工合成小麦存在大量的优良等位变异、在转录组水平具有新的表达特征,为育种提供了有利遗传基础,在小麦育种中被寄予厚望,但是目前的应用效果还很有限.细胞学不稳定性、综合农艺性状差影响其育种利用效率.优化杂交方法和选择方法将推动人工合成小麦在普通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文献关键词:
小麦育种;人工合成小麦;节节麦;育种方法;外源渗入
作者姓名:
郝明;张连全;黄林;甯顺腙;袁中伟;姜博;颜泽洪;伍碧华;郑有良;刘登才
作者机构:
省部共建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成都611130
引用格式:
[1]郝明;张连全;黄林;甯顺腙;袁中伟;姜博;颜泽洪;伍碧华;郑有良;刘登才-.合成六倍体小麦的遗传育种)[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2(01):40-48
A类:
外源渗入
B类:
六倍,遗传育种,普通小麦,四倍体,小麦栽培,二倍体,体节,节节麦,远缘杂交,异源,食品加工,加工产品,产品类型,环境适应,亚基因组,大量重,可塑性强,拷贝,育种改良,遗传多样性,创制,遗传变异,人工合成小麦,等位变异,转录组,表达特征,遗传基础,小麦育种,寄予厚望,细胞学,农艺性状,育种利用,选择方法,育种方法
AB值:
0.2869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