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测墒微喷补灌对小麦花后旗叶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探明测墒微喷补灌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设置雨养(RI)、传统漫灌(FI)和微喷灌(MI)3种模式,其中RI为小麦全生育期不灌溉,FI为拔节期漫灌60 mm,MI为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依据0~40 cm 土层土壤质量含水量进行测墒补灌,补灌至土壤田间持水量的75%,研究其对小麦花后旗叶生理特性、干物质积累特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小麦灌浆期旗叶表现为MI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FII 和RI,RI最低;MI维持旗叶花后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FI保护酶活性次之,RI最低,且MI旗叶灌浆期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FI和RI.(2)MI和FI成熟期总干物质积累量无显著差异,二者显著高于RI,但MI显著提高了花后干物质积累对产量的贡献率;成熟期茎鞘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FI显著高于MI,RI最低,叶片、穗轴+颖壳和籽粒中均表现为MI显著高于FI,RI最低.(3)和RI相比,MI和FI增产幅度分别为21.7%和14.2%,RI产量显著降低是由于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显著下降,而MI较FI显著提高产量是由于穗粒数和粒重的增加.总之,测墒微喷补灌能显著延缓花后旗叶衰老进程,增强旗叶抗逆能力,促进干物质积累,实现淮北地区小麦的高产生产.
文献关键词:
小麦;测墒补灌;旗叶衰老;干物质积累;产量
作者姓名:
张梅芳;黄敬尧;李中蔚;王坤坤;李昕悦;李金才;宋有洪;李金鹏
作者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合肥230036
引用格式:
[1]张梅芳;黄敬尧;李中蔚;王坤坤;李昕悦;李金才;宋有洪;李金鹏-.测墒微喷补灌对小麦花后旗叶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22(05):687-693
A类:
微喷补灌,FII,旗叶衰老
B类:
后旗,生理特性,小麦产量,产量形成,雨养,RI,漫灌,微喷灌,MI,全生育期,灌溉,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土层,土壤质量,测墒补灌,田间持水量,积累特征,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CAT,保护酶活性,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穗轴,颖壳,籽粒,增产幅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提高产量,总之,衰老进程,抗逆能力,淮北地区
AB值:
0.212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