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长江下游地区不同水稻品种两种行距下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品质特征
文献摘要:
为研究种植行距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选取15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行距种植处理,设置两种行距分别为30 cm和25 cm,株距均为13.3 cm,两种行距栽培密度分别为251 000和301 000 穴·hm-2,对水稻生长发育情况和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水稻品种间生长发育情况和产量及品质各指标间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行距30 cm处理可以显著增加水稻的株高、剑叶长和剑叶宽,提高水稻的结实率、每穗粒数,有利于产量的形成;行距25 cm处理单位面积内的有效穗数明显增大.丰粳3227、镇稻14、苏垦118、嘉优1号、嘉优3号和甬优2640等品种产量较高,经济性状突出,建议采用25 cm行距进行种植,甬优2640采用30 cm行距效果更好,南粳9108采用25 cm与30 cm均可.该研究为确定适宜栽培行距并筛选得出适宜泰州地区种植的优异水稻品种资源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文献关键词:
水稻;行距;农艺性状;产量;品质
作者姓名:
衣政伟;王晓兵
作者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泰州225300;泰州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泰州225300
引用格式:
[1]衣政伟;王晓兵-.长江下游地区不同水稻品种两种行距下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品质特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22(01):20-26
A类:
B类:
长江下游地区,水稻品种,产量及品质,品质特征,种植行距,水稻生长,株距,栽培密度,hm,生长发育情况,品质性状,种间,加水,株高,剑叶,叶长,叶宽,结实率,每穗粒数,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等品,经济性状,选得,泰州地区,品种资源,资源提供,农艺性状
AB值:
0.3461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