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次磷酸钠对锌–镍合金电沉积和镀层耐蚀性的影响
            文献摘要:
                    在乙酸盐?铵盐体系电镀锌–镍合金镀液配方中添加次磷酸钠,以45钢为基体电沉积锌–镍–磷合金.通过循环伏安法和小槽电镀实验研究了pH、温度和电流密度对镀层成分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荧光、X射线衍射等技术对镀层形貌和微观组织进行表征,采用Tafel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对镀层的耐蚀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含主盐的基础镀液中,次磷酸钠的P不能被还原出来,而次磷酸钠与Zn2+、Ni2+共存时有助于Ni的沉积,对Zn的沉积无明显影响;温度升高则镀层中Zn减少,Ni和P增多;降低pH有利于锌–镍共沉积;镀层的P含量随电流密度增大而减少.P元素的掺入能完全消除锌?镍合金的裂纹,细化镀层晶粒.低P含量(P质量分数低于1%)的锌–镍–磷合金镀层具有比高P含量(P质量分数大于10%)的镀层更好的耐蚀性.
                文献关键词:
                    锌—镍—磷合金;电沉积;次磷酸钠;耐蚀性;电化学;磷含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军松;潘秀;田驰
                    
                作者机构:
                    中国振华集团云科电子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1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军松;潘秀;田驰-.次磷酸钠对锌–镍合金电沉积和镀层耐蚀性的影响)[J].电镀与涂饰,2022(02):77-84
                    
                A类:
                
                B类:
                    次磷酸钠,镍合金,电沉积,耐蚀性,乙酸盐,铵盐,电镀锌,镀液配方,循环伏安法,电流密度,镀层形貌,微观组织,Tafel,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Zn2+,Ni2+,共沉积,掺入,全消,除锌,晶粒,磷含量
                AB值:
                    0.249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