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阻生尖牙牵引治疗前后上颌切牙牙根外吸收的锥形束CT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通过锥形束CT测量探讨阻生尖牙牵引治疗前后上颌切牙牙根外吸收的变化。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9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上颌尖牙阻生致切牙牙根外吸收的患者24例,年龄(12.3±1.6)岁(10~14岁),其中男性11例,女性14例。将治疗前牙根发生外吸收的上颌切牙纳入吸收组(中切牙21颗,侧切牙22颗),以牙根未发生外吸收的同名上颌切牙为对照组(中切牙26颗,侧切牙21颗)。对正畸治疗全部完成满1年的患者进行随访并拍摄锥形束CT,随访到患者15例,其中吸收组中切牙10颗、侧切牙12颗,对照组中切牙16颗、侧切牙12颗。测量分析上颌切牙在牵引前(治疗前)、牵引后(阻生尖牙牵引到位时)及随访时(正畸治疗全部完成后1年)的牙根长度及牙体体积,同时分析尖牙牵引期间(牵引前-牵引后)及随访期间(牵引后-随访时)牙根长度及牙体体积的变化量。结果:牵引后吸收组和对照组中切牙和侧切牙牙根长度及牙体体积均显著小于同组牵引前(
P<0.05)。除吸收组侧切牙牙体体积外,随访时吸收组和对照组切牙牙根长度及牙体体积均显著小于同组牵引后(
P<0.05)。尖牙牵引期间吸收组侧切牙体积变化量[(17±6)mm
3]显著大于对照组侧切牙[(12±5)mm
3](
t=2.51,
P<0.05)。随访期间吸收组中切牙牙根长度变化量[(0.5±0.4)mm]显著大于对照组中切牙[(0.2±0.1)mm](
t=2.35,
P<0.05)。
结论:对于上颌尖牙阻生致牙根外吸收的上颌切牙,阻生尖牙牵引到位后牙根外吸收并不能即刻停止。上颌侧切牙的牙根外吸收主要发生于阻生尖牙牵引期间,上颌中切牙的牙根外吸收存在于整个正畸过程及后期随访中。
文献关键词:
牙,阻生;牙正畸牵引;牙根吸收;尖牙;切牙;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周威;王林;王亮;王玉华;赵春洋
作者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研究所,南京 21002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威;王林;王亮;王玉华;赵春洋-.阻生尖牙牵引治疗前后上颌切牙牙根外吸收的锥形束CT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2(06):611-617
A类:
B类:
阻生尖牙,牵引治疗,上颌切牙,牙牙,牙根外吸收,锥形束,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院,上颌尖牙,尖牙阻生,中男,前牙,同名,正畸治疗,测量分析,引到,牙根长度,牙体,变化量,体积变化,mm
,后牙,即刻,上颌侧切牙,上颌中切牙,收存,牙正畸牵引,牙根吸收,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AB值:
0.14595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