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粉体粒度及预烧结升温速度对口腔再生氧化锆陶瓷性能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预烧结工艺及粉体粒度对口腔再生氧化锆性能的影响。方法:将口腔再生氧化锆粉体筛分为大颗粒(粉体粒度>50 μm且≤125 μm)及小颗粒(粉体粒度≤50 μm)两种,并分别压制成试样。将再生氧化锆粉坯依据预烧结升温速度分为A、B、C组,设置预烧结升温速度分别为2、5、8 ℃/min。以商用氧化锆预烧结体为对照,检测预烧结体的相对密度、显气孔率及切削面边缘缺口宽度。按厂家终烧结参数对各组氧化锆预烧结体进行终烧结,比较终烧结体的相对密度、显气孔率、线性收缩率及弯曲强度。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终烧结体断裂面形貌,并用X射线衍射分析各组物相组成。结果:相同粉体粒度下(大颗粒或小颗粒),A、B、C组再生氧化锆预烧结体的相对密度及显气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终烧结体弯曲强度为(988.4±129.8)MPa,显著大于大颗粒A、B、C组[分别为(421.2±54.7)、(444.2±70.1)、(427.5±68.4)MPa]和小颗粒A、B、C组[分别为(750.1±74.1)、(777.2±95.5)、(746.7±73.0)MPa](
P<0.05);小颗粒A、B、C组弯曲强度均分别显著大于相应大颗粒A、B、C组(
P<0.05)。
结论:与大颗粒再生氧化锆粉体相比,小颗粒再生氧化锆粉体可有效改善再生氧化锆终烧结体的弯曲性能,预烧结升温速度对再生氧化锆性能没有影响。
文献关键词:
牙瓷料;牙科材料;温度;粉剂;氧化锆;力学性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慧;卢枳岑;杨松;程辉;于皓
作者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 福建省口腔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口腔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建省高校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研究院 福建医科大学口腔生物力学及美学研究中心,福州 350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慧;卢枳岑;杨松;程辉;于皓-.粉体粒度及预烧结升温速度对口腔再生氧化锆陶瓷性能的影响)[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2(05):516-522
A类:
牙瓷料
B类:
粉体粒度,预烧,对口,氧化锆陶瓷,烧结工艺,筛分,大颗粒,小颗粒,压制,商用,结体,相对密度,显气孔率,切削面,厂家,线性收缩,收缩率,弯曲强度,电镜观察,衍射分析,物相组成,弯曲性能,牙科材料,粉剂
AB值:
0.1785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