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西北"水三线"地区生态经济枢纽区基本理论与建设布局
文献摘要:
中国西北地区长期面临资源组合不匹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而空间区位又决定了其具备促进区域协调、沟通国际国内、调整经济结构、筑牢生态屏障的战略地位.建设具有引领作用的生态经济枢纽区,将有助于改善西北及全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升全域生态安全水平,同时也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本文立足中国西北"水三线"空间格局,依据国家战略定位与生态经济功能,基于对研究区人地环境、城市群与城镇发展体系、人口布局与民族构成的全面解析,解读生态经济枢纽区的基本内涵,其可归纳为生态功能区、经济枢纽区、文化融生区、深陆通道区四个方面.进一步,本文综合宏观布局、资源禀赋、生态环境、陆海统筹等视角,阐明了生态经济枢纽区建设的功能定位,构建了西北"水三线"地区极点带动、轴带支撑的总体空间布局.并提出河西、兰西、天山北坡、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四大生态经济枢纽区的建设格局与发展途径,探索了生态经济枢纽区与国家战略布局的互动关系.以期助力中国新时期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为中国"一带一路"的"深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关键词:
西北"水三线";生态经济枢纽区;建设布局;区域协调发展;中国
作者姓名:
张甜;黄晓燕;李鹏;党小虎;曹小曙;邓铭江
作者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西安710119;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城镇化与国土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西安710119;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8;旱区生态水文与侵蚀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8;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西安710054;新疆寒旱区水资源与生态水利工程研究中心,乌鲁木齐83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甜;黄晓燕;李鹏;党小虎;曹小曙;邓铭江-.西北"水三线"地区生态经济枢纽区基本理论与建设布局)[J].地理学报,2022(09):2154-2173
A类:
生态经济枢纽区
B类:
三线,建设布局,中国西北地区,区长,资源组合,区域发展不平衡,通国,整经,生态屏障,战略地位,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安全,安全水平,国家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战略定位,经济功能,人地,城镇发展,发展体系,基本内涵,生态功能区,宏观布局,资源禀赋,陆海统筹,极点,河西,兰西,天山北坡,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大生态,发展途径,战略布局,西部大开发,区域协调发展
AB值:
0.27911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