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内部占用及其经济后果——基于融资工具的理论视角
文献摘要:
现有关于A股市场股权质押的研究多为实证分析,但言人人殊,且与海外市场的发现存在不一致.鉴于此,本文在无其它外部融资渠道的假设下,通过分析股权质押与内部占用两种融资方式的替代效应与潜在风险,提出了 一个探讨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动机与经济后果的理论分析框架.除兼容解释已有大部分实证发现之外,我们还证明:1)股权质押可提高控股股东的投资效率并降低其内部占用动机,从而缓解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提升公司估值,增进投资者和社会整体的福利;2)随着质押比例的上升,控股股东的内部占用动机增强,致使公司估值下降,其行为也会随之改变;3)在此过程中,利率、质押率与市场估值的作用正负相异.拓展分析发现:4)股份减持是相对成本最高的融资方式,传递的信号也最负面.总之,股权质押拓展了控股股东的融资渠道,并对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估值以及决策等产生了非线性非单调的影响;其中质押比例是关键,质押政策和市场环境等因素也不容忽视.
文献关键词: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代理问题;经济后果;外部融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汪先珍;马成虎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43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汪先珍;马成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内部占用及其经济后果——基于融资工具的理论视角)[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22(05):1146-1171
A类:
B类: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经济后果,融资工具,股市,言人人殊,海外市场,外部融资,融资渠道,设下,融资方式,替代效应,潜在风险,理论分析框架,投资效率,代理问题,公司估值,投资者,社会整体,质押比例,利率,质押率,正负,相异,拓展分析,股份减持,总之,非单调,市场环境
AB值:
0.25714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